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吴道子

吴道子(画圣)

吴道子简介

吴道子生平:吴道子(约680 ~ 759 ),被后人尊称为画圣,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第一大画家,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

历史评价:吴道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在绘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他这样两句话:“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由此可见他在绘画艺术上不落俗套,大胆创新的精神。因此他的作品成为画师们学习的楷模。吴道子最擅长的是山水画,他主画的《金桥图》令人拍手称绝。在他独自画《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的过程中,其绘画技艺更有所创新。唐人张彦远高度评价说:“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其书迹似薛少保。”陈怀瓘也称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神妙也,国朝第一”。吴道子不仅自己擅长画画,还积极发扬绘画艺术,悉心教授弟子,把自己高超的技艺传给下一代,使绘画艺术后继有人。据记载,他的弟子很多,其中较知名的有卢稜伽、李生、张藏、韩虬、朱繇、翟琰等。韩虬“以丹青自污,学吴道玄,尤长于道释”。朱繇从师于吴道玄,也“妙得道玄笔意”。吴道子对弟子言传身教,不是让弟子们背诵口诀、研色等,就是让弟子们临摹他的画稿,或者依照他的吩咐去填染色彩。吴道子的绘画艺术对唐代的绘画有着深刻影响,他被画工尊为“师祖”“画圣”。

吴道子大事记

约680年 出生。

725年 与韦无忝、陈闳一起共同绘制《金桥图》。

759年 去世。

人物关系

吴道子传记

少年天成 入宫御用

隋唐著名画家及作品

展子虔《游春图》;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阎立本《步辇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

吴道子家境贫苦,起初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未能取得成就。他觉得自己在书法方面缺乏天赋,于是改学绘画,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20岁时,已“穷丹青之妙”,并很有名气。唐朝皇帝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成了御用画家的他,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画。这样,一方面对他这样一个平民意识很强的艺术家是一种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他得到了最优厚的生活条件,不再到处流浪,可以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吴道子性格豪爽,喜欢在酒醉时作画。传说他在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需借助任何工具,大笔一挥就画好了。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看者围得水泄不通。他画画时速度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当时的都城长安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相互促进、提高技艺。吴道子入内供奉之后,多在宫中作画,有时也跟着皇帝出游。一次,他随驾去东都洛阳,会见了将军裴旻和书法家张旭,三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绝技:裴旻善于舞剑,当即舞剑一曲;张旭长于草书,随即挥毫泼墨;吴道子也奋笔作画,“俄顷而就,有若神助”。洛阳人民大饱眼福,人们都高兴地说:“一日之中,获睹三绝”。后来,裴旻将军的母亲去世,请吴道子在东都天宫寺画神鬼像,“以资冥助”。吴道子回答说:“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获通幽灵。”裴旻听了,就脱去缞服,和平时穿的一样,走马如飞,剑在手中“左旋右抽”,忽地将剑抛向高空,距地面有十数丈,落地如电光下射。裴旻举起剑鞘,不左不右,正好插入鞘内。观者数千人,齐声喝彩。吴道子看了裴旻的舞剑英姿,灵感迸发,遂挥毫作画,“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这是吴道子一生的杰作。

▲吴道子画像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苏轼

妙笔生“画” 堪称一绝

725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吴道子陪同前往。事后还至潞州(今山西长治),车驾过金桥,御路“曲折萦转”。玄宗见数千里间羽卫整肃,旗帜鲜洁,十分高兴。左右皆呼万岁。于是召来吴道子、韦无忝、陈闳等,命他们三人共同绘制《金桥图》。陈闳负责画玄宗真容及所乘照夜白马,韦无忝负责画狗马、骡驴、牛羊等动物之类,而吴道子则负责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等主题部分。《金桥图》绘成后,被称作“三绝”。

天宝年间的一天,唐玄宗突然想看看嘉陵江的旖旎风光,就命吴道子前去嘉陵江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山清水秀,妙趣横生,一幕一景从眼前掠过,就把当时的体会与感受,深深地铭记在心上,却没有作一幅草图。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我并没有草图,只是把它们记在了心上。”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做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300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玄宗看了大为赞叹。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

古代三 “圣”

一为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二为杜甫,被称为“诗圣”;

三为吴道子,被誉为“画圣”。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奇闻轶事 广为传诵

传说,吴道子少年失去父母,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柏林寺”,便走了进去。 吴道子进入院子,从门缝里看到殿内有一老僧正埋头作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这么出神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听吴道子讲完自己的经历后,老和尚温和地说:“你要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了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可是尝试了几次都不满意。明天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头他还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觉得没什么新鲜之处,就不愿再画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个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知道自己还要再下功夫。从此,他每天早起晚归学画水珠浪花,风天雨天也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

▲吴道子《仕女图》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吴道子画水平技艺大为长进,连师父也一直夸奖他。万没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在床。吴道子跪在床前真诚地说:“师父,现在就想帮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十五六岁的吴道子,竟说出这样有志气的话,心中大喜,连忙点头答应,病也一下好了许多。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江海奔腾图》来。整整九个月,他不出殿堂,吃喝睡全在里边,精心构思壁画。

深秋的一天,吴道子兴高采烈地跑到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领着全寺院的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不知所措,一会反应过来又四散而逃。老和尚心里有底,站在殿门口,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画的这幅《江海奔腾图》成功了!”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但吴道子非但不骄傲,反而更刻苦了,终于成为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卷局部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