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晋灭吴之战

晋灭吴之战(西晋实现统一战争)

晋灭吴之战简介

晋灭吴之战: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朝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此战,西晋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断,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晋灭吴之战过程分析——

263年,魏军雄师在钟会、邓艾等人的统率下,一举灭亡了偏居西南一隅的蜀汉政权,从此打破了长达数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曹魏内部,司马氏集团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越发强大。265年,权臣司马炎一手导演了一场“禅让”闹剧,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司马炎上台之后不久,便将灭吴之事提上议事日程。当时,东吴政权在孙皓的统治之下,已经日见腐朽。孙皓既不懂得理政之术,又醉生梦死,只知贪图享乐,所以最终只能将祖辈留下的基业败掉。孙皓的无能,无疑给晋武帝司马炎加快统一步伐提供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为了达成统一全国的目标,司马炎一直积极练兵备战,做好发起战争的准备,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现。

战前形势

在羊祜、杜预等贤臣的辅佐下,司马炎经过近二十年的苦心经营,令晋国的国力得到极大加强,使得晋对吴的战略优势进一步扩大。在经济上,晋国减免赋役、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增殖财富,使得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在军事上,司马炎选拔将帅、建设水军、练兵习武、广屯军粮,使得军事力量显著扩增;在政治上,西晋统治者也注意废除苛法、争取民心、分化敌人、稳定内部,从而赢得了较大的主动。随着成功灭蜀,西晋据有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更是如虎添翼,不可抗衡。可以说,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经营,西晋已在战略上形成了对江东孙吴政权的全面优势。

相形之下,孙吴政权方面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每况愈下。这主要表现为:主昏臣贪、内乱不已、赋役繁重、刑罚滥酷、民不聊生、矛盾激化。在军事上,吴国君臣自恃拥有长江天险,对晋的战略意图不予重视,对陆抗等人的合理建议和善意警告置若罔闻,将恬兵嬉、守备松弛,给晋的进兵提供了良机。

据史书记载:“皓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1]史书还记载:“后宫数千,而采择无已。又激水入宫,宫人有不合意者,辄杀流之。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2]显然,孙皓荒淫无道的统治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些恶行,只能使得上下离心,没有人再肯为孙皓尽心尽力,也即“盖积恶已极,不复堪命故也”[3]

即便是优势非常明显,但西晋内部对于发起灭吴战争仍然不能达成一致。贾充等重臣担心东吴的军力尚存,尤其是水军实力强大,以晋军的实力尚且难以确保战而胜之,因此一直反对出兵东吴。但是,尚书左仆射羊祜等人则是积极支持大兵南下,尽早发起灭吴战争。羊祜为此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情报工作,在关键时候为晋武帝出谋划策。

c1

羊祜像

羊祜(221—278),字叔子,青州泰山人,出身于名门士族之家,西晋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司马炎称帝时,羊祜因为有扶助之功,被封为中军将军,晋爵为郡公,食邑三千户。但羊祜担心由此而引起权臣的妒忌,只接受侯爵,其他封赏则坚决推辞。在得知晋武帝下定平吴之志后,羊祜便积极筹划准备,献计献策。正是他及时地向晋武帝进献了著名的《平吴疏》,从而帮助晋武帝坚定了灭吴的决心。

泰始五年(269),司马炎命令大将军卫瓘、司马伷分别坐镇临淄、下邳,同时又任命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抵近东吴边境,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发兵南下,讨伐东吴。

当时,王濬是个在朝廷中存有很多争议的人物,但是羊祜勇敢地站出来,竭力肯定王濬的军事才能,主张对其予以重用。当时吴国流传有一首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羊祜听到这些之后,揣度说:“这可能是说依靠水军建功。”后来,羊祜发现王濬不仅才能可堪重任,而且他的小字又是“阿童”,正好印证了童谣之言,不禁内心窃喜。不久,羊祜上表晋武帝,请求封王濬为龙骧将军,命令他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为伐吴做好准备。羊祜和王濬是灭吴的两大功臣,而王濬受到重用,又是有赖羊祜之力,所以说到底,羊祜是灭吴的第一功臣。

战争准备

羊祜抵达荆州前线后,与东吴直接发生接触,大量收集情报,为伐吴做积极地准备。这些重要工作,成为日后晋军获胜的重要砝码。不仅如此,羊祜大量收买人心的行动,也为伐吴成功奠定了基础。

当时,晋和吴的边界以荆州一线最长,所以羊祜所负责的地带是灭吴战争最关键的地区。羊祜到荆州赴任之后,发现荆州的形势并不稳固,军粮也不是十分充足,于是花了很多精力开发土地,兴办农业。羊祜深知情报先行的重要性,在积蓄力量的同时,他派出大量间谍,悄悄潜入东吴,收集有关东吴的军政情报。每当与吴国发生纠纷之时,羊祜都对吴人坦诚相待。对前来投降的吴人,羊祜一般都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去留,这很好地聚集了人气,收买了民心。从他们的口中,羊祜也获得了很多极有价值的情报。

平时,羊祜总是把军队分为两个部分,一半执行巡逻和守备任务,另一半则用来垦田,发展农业。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晋军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已经能够很好地保证后勤补给。这种屯田,在促进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在看到羊祜这些出色的政绩之后,晋武帝授予他南中郎将一职,并将江夏地区的全部军队都交由他指挥。

泰始六年(270),吴国任命陆抗为荆州都督,与晋军形成了直接对峙的局面。陆抗同样是一位善于用兵的将领。在抵达荆州前线之后,他同样非常注意观察晋军的动向,陆续派出大量间谍,及时了解和打探羊祜及晋军的情况。不久,他上疏给吴主孙皓,对荆州的形势表示出极大忧虑,提醒孙皓不要盲目迷信长江天堑,而应该认真备战,以防不测。

羊祜很快也得知吴军更换主帅的消息,陆抗的到来,更引起他的警惕和不安。他一面加紧军事防务;一面向晋武帝密呈奏表,建议大力发展水军,做好发动水战的各种准备工作。司马炎听从了羊祜的建议,布置大臣一一落实。羊祜还非常注意对东吴军民采取攻心战,大肆收买人心,让很多吴人心悦诚服。为了表示对羊祜的尊重,吴国的百姓不称呼他的名字,只称“羊公”。

对于羊祜的这些收买人心之举,陆抗心中非常清楚,他曾告诫手下将士说:他们多行仁义之事,我们却专门做残暴之事,没有打仗就已经分出胜负了。所以,我们要专心守着边境才行。当然,陆抗也忍不住在私下称赞羊祜的德行和度量:即使是乐毅、诸葛孔明,也比不上他啊!一次,陆抗生病,羊祜得到消息之后,便派人送来药品。吴将害怕其中有诈,都劝陆抗不要服用,但陆抗认为羊祜不是这样的小人,立刻服下了药。显然,羊祜的这些怀柔政策,既招揽了民心,又安插了耳目,甚至令敌军将领产生动摇,为日后伐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时,晋、吴之间既经常互通使者,又在暗中悄悄地往对方派遣间谍。羊祜对这些使者一直都能优礼相待,并力争对其进行拉拢和收买,有一些间谍被成功策反。通过这些间谍之口,羊祜成功地挖出了那些深深潜伏在晋国的间谍,也对吴国的情况有了更为充分地了解。

正是因为羊祜一直非常用心地收集吴国情报,才能为他日后撰写《平吴疏》打下很好的基础。276年,羊祜上疏武帝请求伐吴,这就是著名的《平吴疏》。在奏疏中,羊祜强烈建议晋武帝伐吴,在向晋武帝提供了一份有关吴国战略情报的同时,也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进攻之法。在奏疏中,羊祜依靠自己多年来所收集的有关吴国的各种军政情报,对晋、吴双方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比较,并客观全面地比较了双方的优缺点,就此得出了晋必然能够灭吴的结论。

c1

杜预像

在《平吴疏》中,羊祜这样写道:“孙皓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名臣重将不复自信,是以孙秀之徒皆畏逼而至。”[4]可以看出,东吴已经形成了“将疑于朝,士困于野”的局面,如果遇到大兵压境,一定会立刻土崩瓦解。所以,羊祜力劝晋武帝早日定下决心,排除一切干扰,立即展开伐吴的统一战争。

羊祜的情报工作和战略分析,为晋实现统一大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依托扎实有效的情报工作所设计的作战方案,也在随后得到战争实践的证明。基于这个缘故,司马炎在平吴获得成功之后的庆功宴上仍然念念不忘羊祜,感叹道:“此羊太傅之功也!”[5]

278年十一月,羊祜去世之后,晋武帝改任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接替羊祜,为即将开始的灭吴战争做最后的准备。羊祜在临终前,曾向晋武帝极力举荐杜预,认为他完全可以担此重任。杜预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灭吴的态度上也能与羊祜保持一致,积极支持发动灭吴战争。

史书记载杜预不会武艺,甚至连骑马都不会,完全是一介文士的形象,他给后人留下的一部著名的经学著作《春秋左传注》,让很多读书人记住了他。虽说不会武艺,但杜预却极富军事才能,善于斗智。每有重大军事活动,武帝都要召他参与谋划。在灭吴战争中,他和羊祜一样,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吴人因此非常痛恨杜预,东吴人就给狗脖子戴个水瓢,看见长包的树,也写上“杜预颈”,以此来讥讽杜预的大脖子病。

杜预到达荆州之后,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同时派兵奇袭西陵,夺取这个战略要地。此后,益州水师顺流而下,驰骋荆州,与此有着直接关系。

咸宁五年(279)八月,王濬上疏请求伐吴。奏疏中,王濬说:“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6]晋武帝由此开始,下定决心伐吴。这时,贾充等人仍然极力进行劝阻,得到的情报也显示孙皓即将派大军北上,于是大家商议先做好防备措施,等到第二年再出师。杜预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接连上疏表示反对。他恳请武帝不要放弃灭吴大计,不能给敌人喘息之机。杜预说:“今此举(伐吴)十有八九利……明年之计或无所及。”[7]当杜预送呈此表时,晋武帝正与张华下棋。张华也趁机进言,劝说马上发兵,晋武帝终于下定决心立即进兵。没想到贾充等人仍然力谏不可用兵,晋武帝由此大怒,贾充等人只得免冠谢罪,不敢再言。

楼船齐发

根据平时所掌握的山川地理情报及吴军的军力情况,羊祜在《平吴疏》中主张多路进兵、水陆俱下,必须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同时对吴国发起进攻。在多路进军的同时,还要尽量使用旗鼓迷惑敌军,用各种方法努力给吴军造成错觉,使其顾此失彼,无法自保。一旦等到吴军慌乱之时,就可以从益州和荆州方向发动总攻。针对吴国军队长于水战、不善陆战的特点,晋国水军如果取得胜利,就可迅速取得最终胜利。

一切都在晋国的掌控之中,一切都按照晋国的设想,按部就班地往前走,吴国则只能静等覆灭的到来。

279年冬,晋武帝司马炎认为伐吴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果断下令大举出兵,调动二十万兵力渡江伐吴。晋军凭借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采取了先据上游、顺流而下、水陆并进、多路合击的作战方略。晋国二十万精锐之师兵分为六路:一路由龙骧将军王濬统率,自巴、蜀顺流浩荡而下;一路由建威将军王戎率领,向武昌方向进兵;一路由平南将军胡奋指挥,兵锋直指夏口(今属湖北武汉);一路由镇南大将军杜预统辖,自驻地襄阳进军江陵(今属湖北江陵);一路由安东将军王浑带领,自和州(今属安徽和州)出击,席卷江西之地;一路由琅邪王司马伷统领,自驻地下邳杀向涂中(今属安徽滁河)。此外,并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行冠军将军杨济为副职,总领全军,居中调度。军事部署基本就绪之后,晋军即从各线发起全面进攻。晋军上下呼应,东西齐出,水陆配合,多路并进,在长江上、中、下游同时展开行动。

由于杜预富有计谋,而且一贯心胸宽阔,遇事能够顾全大局,武帝将西线指挥权交由杜预负责。益州刺史王濬是位老将,但他也甘心听从杜预的指挥和调遣。在指挥灭吴的战争中,杜预对王濬在器重的同时,也格外尊重,从不会利用自己的职务给其制造困难,任由王濬根据战争发展需要,自行指挥水军的备战和进军。在杜预的鼓励下,王濬积极备战,精心准备。

全线破吴

280年,王濬率领水路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经过瞿塘峡、巫峡,再由秭归附近一路前进。在进入西陵峡时,晋军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由于此前羊祜曾经擒获了吴国的间谍,故而对吴国的这些江防设施部署都十分了解,所以王濬早就做好了应对措施。

为了破解吴国的这些江防设施,王濬制造了几十张巨大的竹筏,并连接成百步见方的超大竹筏,竹筏上则绑着一排排草人。这些草人都身着铠甲,手执棍棒。船队行进时,先让善于游泳的士兵推着竹筏行进在前面,当竹筏遇到水下的铁锥,铁锥就会自动扎在筏上而被拔掉。与此同时,王濬又制作了大量的火炬,长十余丈,并灌以麻油置于船首,遇到有拦阻的铁链就用火炬焚烧,铁链随即就被烧化,晋军舰船也因此而通行无阻,可以一路顺流直下。吴军本以为这些障碍物足以阻挡晋军前进,所以并没有派兵把守,这让晋军的推进异常顺利。王濬很快占领西陵、夷道(今属湖北)等战略要地。

在王濬顺利推进之时,杜预正组织军队攻打江陵。江陵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所以杜预围而不攻,指挥军队向西进发,夺占沿江城池。在偷袭江南的乐乡一战中,杜预派遣八百名精壮士卒趁着夜色渡过长江。队伍在渡江之后,一面到处点火,虚张声势,一面分兵袭击要害地区。乐乡城里的吴军都督孙歆吓得坐卧不安,杜预则指挥将士乔装打扮,混在吴军的队伍中悄悄溜进乐乡城,活捉了孙歆。

此后,杜预很快拿下江陵,占据荆州,并挥师东进,配合其他各路晋军的攻势。杜预还分兵南下,趁势攻占交州、广州等地,为整个灭吴之役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王濬、杜预的军事行动相呼应,胡奋则率兵顺利夺取公安(今属湖北公安)。至此,晋军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完全得到实施。

接下来,王濬、王戎、胡奋等各路兵马合兵一处,乘胜攻击,连克巴丘(今属湖南岳阳)、夏口、武昌等重镇。杜预部南下攻占零陵(今属湖南零陵)、桂阳(今属湖南郴县)、衡阳(今属湖南湘潭)等地,对吴军形成战略包围。东线晋军也在王浑等人的率领下,击败三万吴军精锐,斩杀吴国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等,逼近长江北岸。一时间,晋兵席卷东南,杀吴将,败吴军,所向披靡。吴军被动应战,计无所出,处处设防、处处薄弱,节节抵抗、节节败退,土崩瓦解,大势尽去。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二月中旬,晋军渡江,分头聚歼各地残存的吴军。三月,吴都建业(即秣陵,今属江苏南京)已完全成为一座孤城,吴国末代君主孙皓虽垂死挣扎、负隅顽抗,几次拼凑军队抵御晋军攻势,但吴军早已成惊弓之鸟,根本没有斗志,不是“望旗而降”,就是连夜逃亡,孙皓已经再无回天之力。晋军距离最后的胜利仅剩一步之遥。

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对于吴君孙皓来说,乃是最悲惨、最黑暗的日子。戎卒八万、方舟百里的晋军王濬所部,就在这一天浩浩荡荡地攻入吴都建业。面对大军进逼,吴主孙皓派遣张象率舟师万人试图进行阻击。但此时的吴军早已军心涣散,没有了任何战斗力。孙皓无可奈何之下,被迫肉袒面缚,垂头丧气地前往王濬军门请降。

晋灭吴之战解析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咏史诗《西塞山怀古》。诗中写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所歌咏的,正是晋灭吴、统一全国的这一重大事件。经过这场战争,吴国彻底灭亡,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也宣告结束,就此迎来了一段难得的统一局面。

晋灭吴之战是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水陆联合作战。在长达数千里的战场上,晋军多路并进,水陆联合,密切协同,取得了非常好的战争效果。这场统一战争中,晋军的获胜和吴军的失败,都不是偶然的。战争中,晋军占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其战争指导者仍然高度重视,积极从事战争准备,通过精心策划和严密部署,终于实现以石击卵、一举而胜的目标,从而在中国战争史上谱写下辉煌的篇章。晋武帝的果断明决,羊祜的周密部署,王濬的善抓战机,都是晋军取胜的重要因素。

晋军的胜利,在于它顺应历史的潮流,所从事的统一战争性质的正义;在于它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为军事行动的展开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在于它整顿内部,改良吏治,任用贤能,调和关系,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在于它控制巴蜀及襄阳等战略要地,占有地理条件的优势,进可攻、退可守,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在于它重视兵器的改良与制造,尤其是注重舟楫的建造,水师装备的完备,以适应渡江作战的需要。加上在战争进程中,晋国能做到“主固勉若,视敌而举”,“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善于“称众,因地,因敌令陈”,贯彻多路并进、互相协同配合的原则,“前后序,车徒因”,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实现了自己预定的战略目的。

而吴军的失败,则在于它处处违背了战争指导规律,既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又不能在战事爆发后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临战时则计无所出,畏怯丧胆,“不服、不信、不和、怠、疑、厌、慑、枝、柱、诎、顿、肆、崩、缓”等诸项“战患”,一应俱全。既然如此,焉能不兵败如山倒,遭身擒国灭!


[1]《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2]《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3]《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4]《晋书·羊祜传》。

[5]《晋书·羊祜传》。

[6]《晋书·王濬传》。

[7]《晋书·杜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