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国军制

秦国军制(健全而高效的秦国军事体制)

秦国军制简介

秦国军制:秦国军制,秦国对山东列国的军事优势,并不只是兵强将勇、车骑众多、装备精良。众所周知,秦军号称虎狼之师,秦锐士的武力值高居战国榜首。这是商鞅变法后的情况。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军事体制优势是秦军强大的根本原因。相对于六国军制,秦国军事体制更加完备,非常适合战国大兵团作战的需要。这也是讨伐万乘之国楚国的重要资本

秦国军制·历史词解——

先来看军队编制。

与六国的编制不同,秦军不设千夫长,采用的是“部曲制”。五人为伍,设一名伍长;十人为什,设一名什长;五十人为屯,设一名屯长(秦简写作敦长);百人为卒,设一名卒长(又名五百主);二卒为一曲,设一名军候(又名二五百主);二曲为一部,设一名部司马;五部为一校,设一名校尉。校尉之上设有裨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上将军等指挥官。

在平时,秦军现役部队以部曲制为基础驻扎在各县,战时征发预备役也按照部曲制来编组应征的材士。在秦县官府中设有县尉、司马、候、士吏等秩级不同的武吏。其中士吏跟军中的屯长一样是50人队长,平时管着50名预备役材士,战时以屯为单位征发从军。秦国征伐军的规模大小取决于朝廷总共集结了多少个校(2000人)、部(400人)、曲(200人)。秦军的万人军团由五校人马组合而成。无论是数万大军、十万大军,还是数十万大军,都以结构相同的万人军团为基础。

再看调兵方式。

秦与六国一样,将军靠国君授予的兵符调兵。杜虎符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

杜县和阳陵都在中央直辖的内史地区,恰好在京师咸阳的周边。杜虎符铭文表明,杜县守将要用兵50人以上时,必须得到国君的兵符授权。但遇到烽火告急的情况时,不必勘验兵符就可以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阳陵虎符没有那么多铭文,但调兵方式无疑与杜虎符一致。这种调兵方式很符合中央直属部队的特征,两地守军可能是秦国中央军的一部分。

再看兵役制度。

秦国人从17岁傅籍到60岁免老,都属于役龄人员,一生至少要服两次为期一年的兵役。第一次是“材官之役”(又称“正卒之役”),服役地点在各郡县,主要任务是接受军事训练与维持郡县治安。正卒训练包括材官(步兵)、轻车(战车兵)、骑士(骑兵)、发弩(弩兵)、楼船(水师)等不同兵种,服役者统称为材士。第二次是“屯戍之役”,各郡县的材士接受过一年严格训练后,会被朝廷按照役册上的排序依次征调为戍卒。有的被分配到京师内史做“卫卒”,成为中央军战士;有的被分配到边防要塞做“戍卒”,成为边防军战士。秦史专家张金光先生认为:“戍卒与卫卒为一类,役期各一年。秦应役人员,一生中,服戍则不服卫,服卫则不服戍。”(《秦制研究》第230页)不过,秦国也存在因种种缘故而被罚屯戍数岁不等的戍卒。

上述两年兵役只是常规兵役,除了最基本的戍役之外,秦律还规定了更戍、冗募、罚戍、废戍、吏以卒戍、赦戍、取庸代戍、谪戍等不同类型的戍役。这些戍役为秦军提供了大量性质不同的现役人员,其中不少人是事实上长期服役的百战老兵。

此外,秦国遇到战事会临时“兴兵”,即征发大量役龄人员入军,扩充现役部队。被征发的对象既包括新傅籍的少年,也包括服完两年常规兵役的退伍老兵。这种攻城野战之军的兵役没有固定期限,仗打多久就服役多久,被征发的预备役官兵在战后解甲归田。

为了提高征发之卒的战斗力,秦国实行材官骑士制度,这个前面讲伊阙之战时已经提过,不再重复。

接下来以白起为例,看看一名秦军将领的成长之路大致是怎样的。

白起参军第一年应该是在故乡郿县服正卒之役,被编入材官、轻车、骑士、发弩中的某个兵种,接受整套军事训练。接下来,他在某一年转入戍卒之役,因训练成绩突出获得材官骑士资格,并被选入京师做卫卒。他可能成为郎中令军、卫尉军、中尉军中的卫士,也可能被分配到函谷关、武关之类的隶属内史的边防要塞做军吏。然后,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秦昭王元年至十一年的某些战役。

《商君书·境内》篇曰:“军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士。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也就是说,秦军士兵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徒操士”(简称“徒”),另一类是“卒”。军功爵第一级的“公士”及地位更低的“小夫”都是“徒”。张金光先生认为“徒”是负责土木作业的工程兵。但高亨、王学理先生等学者认为“徒”是还在接受军事训练的士兵。军功爵第二到四级——上造、簪袅、不更都是“卒”,即秦军作战的主力。第五级爵“大夫”开始就是军吏,不再是士兵。

不管怎样,随军出征的白起应该会在战斗中屡建奇功,最初是上造爵的“卒”,再顺着伍长、什长、屯长、卒长、军候、部司马、县尉或校尉、郡级军官或禁卫军军官的轨迹一路升迁……到了秦昭王十三年时,他已经凭军功获得左庶长爵位。按照《解读秦俑》的说法,左庶长相当于左裨将。出土秦简表明,左庶长爵可担任相当于秩级600石至1000石的高级军官。后来魏冉让白起代替向寿领兵,他才正式成为统兵大将。接下来又先后升任国尉(同年司马错也是国尉)、大良造等高级将领。

那么问题来了,白起转为戍卒那一年到底在哪支部队服役呢?

史书完全没有记载。不过,我们可以断定,白起所在的部队必定是秦军精锐,而且是经常负担外战任务的主力军。

好在里耶秦简中的一枚残简透露出秦国军制的冰山一角——“邦尉、都官军在县界中者,各皆以门亭行,新武陵言书到署……”

邦尉军和都官军驻扎在洞庭郡新武陵县的地界,残简后面缺失的内容大概与行军路线有关。也就是说,这两支军队在执行作战任务。

《从秦“邦”、“内史”的演变看战国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发展》一文分析道:“‘邦尉、都官军在县界中者’将‘邦尉军’与‘都官军’并列,因此,显然邦尉军和都官军不同,邦尉军是秦王畿(京师)的军队,而都官军指中央军。”

前面提到,邦尉即司马错、白起先后担任过的国尉。邦尉军就是京师禁卫军。不过,也有专家把秦简中的“邦尉”注释为郡尉,即一郡最高武官。这个注释的依据是,里耶秦简中有“骑邦尉为骑□尉。郡邦尉为郡尉。邦司马为郡司马。乘传客为都吏。毋曰邦门曰都门”的记载。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发布的更改名号令。此前的郡也称“邦”,所以郡尉的旧称是“郡邦尉”。

按照这个说法,在洞庭郡新武陵县执行作战任务的“邦尉军”应该是“郡邦尉军”,即洞庭郡或其他郡的常备军,由郡尉亲自训练的郡府直属部队。

都官是秦国的中央直属单位,无论是京师还是各郡县均设有都官。从睡虎地秦简来看,都官机构有经济管理、监察执法等职能。所以《从秦“邦”、“内史”的演变看战国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发展》一文认为都官军是秦国中央军。根据其他都官机构的分布情况类推,秦国都官军在咸阳、内史及各郡均有设置,都是中央直属部队。比如,各关塞的指挥官是“关都尉”,从名称上看应该属于都官系统。

可见,秦国邦尉军(郡邦尉军)与都官军分属不同的军队系统,但出征时可能编入同一个野战军兵团。

综上所述,秦军大致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是各郡县的地方部队,通常被称为县卒,由服正卒之役的秦人组成,战斗力较弱;

第二类是京师内史地区的卫卒,由服戍卒之役的秦人组成,具体包括郎官卫队、卫尉军、邦尉军(可能还有中尉军)、屯驻关中各重镇的都官军等部队,是秦军最精锐的部队;

第三类是四方边疆的戍卒,由服戍卒之役的秦人组成,具体包括直属郡府的郡邦尉军与驻守各个关防要塞的都官军,也是秦军主要战力。

上述三类部队中人数最多的是哪种部队?

根据前面的推算,此时秦国的常备军大约有29万人。其中内史常备军约10万,各郡县约19万人。

按照《秦代军事史》的说法,秦京师禁卫军的郎卫有千人,卫尉军两三万人,中尉(此时的邦尉)军两三万人。三军之和五六万人。剩下的数万内史秦军分驻咸阳以外的各个关塞。从后来的嫪毐之乱来看,县卒平时的规模可能少于都官军。

秦王政九年,嫪毐“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史记·秦始皇本纪》)。由于没有虎符,嫪毐只能调动其党羽卫尉竭下辖的部分卫尉军、由内史肆征发的县卒、中大夫令齐所辖的部分官骑、佐弋竭所辖的部分弩兵。叛军只被斩首数百就无力整军再战,可见其兵力有限。这个案例从侧面反映出,直属中央的都官军规模多于内史下辖的地方部队。由此推测,秦国禁卫军以外的内史兵多为驻扎要塞的都官军,关中各县维持治安的县卒队伍比较精干。

19万余秦国各郡兵马,包含了郡邦尉军与中央派驻地方城塞的都官军,以及各县的正卒。

每个郡的郡邦尉军数量在1万左右。此时秦国设有上郡、蜀郡、巴郡、汉中郡、河东郡,再加上尚未设郡但实际规模相当的北地、陇西、南阳等地,大概需要8万的郡邦尉军。剩下的11万多人由镇守四方重城关塞的都官军与分散在各县的县卒共同构成。

综上所述,秦军现役部队的主体是禁卫军、名为“都官军”的中央军和郡邦尉军。禁卫军里的中尉军内卫京师、外征诸侯。而且根据出土秦简的信息,都官军和邦尉(或郡邦尉)军也是执行外战任务的主要兵力。由此可见,白起服役的部队可能是拱卫京师的卫尉军、中尉军,也可能是戍守边关要塞的都官军或郡邦尉军。无论他具体在哪支部队服役,都能获得很多立战功的机会。

总之,秦国不像六国存在数量不等的贵族私兵,而且无论是京师还是边疆都有较多的中央直属部队。这意味着在动员能力对等的情况下,秦军高度服从中央的统一指挥,不会出现六国贵族私兵不听王命的现象——这是秦兵耐苦战、协同能力强的主要原因之一。若非如此,秦国很难能对群雄保持极高的胜率。司马错也不可能在秦国连续伐赵两年的背景下,迅速在另一作战方向集结起一支骁勇的虎狼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