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齐楚争霸

齐楚争霸(春秋南北战争第一阶段)

齐楚争霸简介

齐楚争霸:春秋南北战争,是贯穿春秋战争风云的主轴,影响着春秋时期的战争全局。第一阶段是齐、楚争霸中原,对抗了近四十年;第二阶段是晋、楚争霸中原,对抗了八十余年,前后绵延长达一百二十余年。春秋南北战争,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出的两大文明洪流,在会合交融过程中发生的磨擦与碰撞。这种磨擦与碰撞,可以追溯到炎黄联盟与蚩尤黎苗集团的战争,尧、舜、禹与三苗的战争。这种磨擦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要发生的。正是经过这种连续不断的磨擦与碰撞,南北两大文明洪流才交融会合成了一个文明共同体——华夏文明。

齐楚争霸过程分析——

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描绘了一幅春秋初期的战略形势图:“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根据这一描述,春秋之初真正的诸侯强国是四个,三个在北方(齐、晋、秦),一个在南方(楚)。北方齐、晋争雄,南方楚国独大,秦国尚未入局。当时的秦国虽然也进入了四强之列,但它地处关河之外,暂时闪在一旁观战。那时的秦国好比中国象棋棋盘上的一只车,偏居一隅,虎视眈眈,开局阶段尚未出动,一直要到这盘棋杀到残局阶段,这只车才会过河叫将,以席卷之势扫平山东六国,将中国归为一统,这是后话。

春秋五霸,各种历史书籍中说法不一。所谓春秋五霸,最初指的是诸侯各国君主中五位有作为、有影响力的政治家,称“五伯”。但政治家与国家实力又不能截然分开,国不强,其君何以称霸?春秋时期长达二百九十五年(前770—前475),诸侯各国实力此消彼长,春秋五霸也随时势前后变化。把春秋五霸的各种不同说法归纳起来,其中四个是“常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另一个是“变数”(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这四个人在不同时期占据春秋五霸中的另一个位置)。

春秋时期最先冒出来的杰出的政治家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实行了一场著名改革,使齐国率先富强起来。北方齐国最早是西周姜尚的封国,姜尚先后为周文王和周武王当过谋臣,对周朝的建立有过突出贡献,看来他为齐国后代留下了比较丰富的思想遗产。齐桓公是姜尚的后裔,姓姜,名小白。孟子说:“五霸桓公为盛。”后来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也把周文王和齐桓公作为自己效法的两个榜样。他在一篇《求贤诏》中说:“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齐桓公重用管仲搞改革,归纳起来就是实行两大主张:其一,以法治国;其二,富民为先。这场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使齐国国力大增,齐桓公的腰杆子就硬了起来。齐国崛起之后,齐桓公以中原诸侯集团盟主的身份,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子,名正言顺,很有号召力。他决心以匡扶东周王室为号召,威领中原诸侯各国,北征狄胡,南抗荆蛮,保卫中原。

南方楚国,与齐国不同。虽然《史记·楚世家》说楚人的先祖是五帝之一颛顼,而颛顼是“黄帝之孙”,与周王室是同源。但由于颛顼部落一直向南方发展,周王室是姬姓,楚国是熊姓,姓不同则不亲。在夏、商二朝,熊姓部落起起落落,“或在中国,或在蛮夷”。由于这些原因,楚人一直被中原诸侯集团称之为“荆蛮”、“蛮夷”,视为“异己”,受到排挤。

黄河流域的中原诸侯各国,都是西周王室所封,他们一直以正统自居,把西北的戎狄、东北的胡、南方的荆蛮,统统视为威胁中原的异己势力。这在周朝不足为怪,但我们的各种历史书籍至今仍然沿袭这种观点,这就大可商榷。

西周初,周王室认为荆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我族也”(《左传·成公四年》),直到周成王时才“封熊绎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并与鲁、卫、晋、齐“俱事成王”。楚国虽然挤进了诸侯行列,却始终与周王室的关系有一种隔膜感。从周夷王开始,西周王室走向衰微,中原诸侯也开始不安分起来,他们或“不朝”,或“相伐”。在这种形势下,楚王熊渠索性打出“蛮夷”的旗号,宣布不受周制约束,自封三个儿子为句亶王、鄂王、越章王。不久,熊渠担心暴虐的周厉王前来镇压,又自动取消了这三个王号。

楚国地处长江中游,据有江淮流域广阔地域,水利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广人众。“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楚国与齐国差不多同时崛起,形成南北对峙。楚国的崛起,得益于楚成王,他同样通过重用令尹(宰相)子文对楚国实行了一场改革,使楚国国力迅速强大起来。楚国的改革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对内削弱贵族势力。在此之前,楚国贵族巨室封邑过大,滋生出种种弊端。子文下令贵族巨室都割出一半田产归公,以充实国力。子文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别人也无话可说。《左传》说子文“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留下美名。其二,改善外部关系,主动向周天子进贡,并“结旧好于诸侯”。周惠王见楚国有了主动臣服的意思,便授意楚成王可以向南发展,“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楚成王“遵王命”,兼并了江淮间众多小国,“于是楚地千里”。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楚在春秋时先后吞并四十五国,疆土最大”。其三,发动楚国原住民大量开垦江汉间可耕土地,更使楚国国力大增。

北齐南楚,两强对峙,拉开了春秋南北战争的序幕。

召陵之战:

齐、楚两国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是公元前656年的召陵之战,但有的历史书上称它为“召陵之盟”。为什么称它为召陵之盟呢?因为这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在爆发之初,齐、楚双方陈兵百万,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最后却在双方的“威慑平衡”下达成了“和解”。这是由齐桓公首创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齐、楚争霸中原,主要目标是争夺对中原诸侯小国的控制权,关键是争夺对郑、宋两国的控制权。中原众多诸侯小国成了南北战争的主战场、牺牲品。

召陵之盟前,楚国已先后三次进攻中原的郑国。齐国为了遏制楚国的北进势头,齐桓公以中原盟主身份,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向楚国发动了一次军事远征。

齐国联军首先打下了与楚国结盟的蔡国,然后越过蔡国国境,抵达楚国边境一个叫陉的地方(今河南郾城县陉亭),准备伐楚。楚成王比较清醒,见齐国联军人多势众,没有硬碰,派使者屈完去齐桓公大营谈判。屈完责问齐国:“你们地处北海,我们地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来侵犯楚国?”

齐军的谈判代表是管仲,他回答了三条理由:第一,西周王室曾授予齐国先祖姜太公有征讨五侯九伯之权,我们这次前来讨伐楚国,就是执行周王室的遗训。第二,你们楚国不按时向周王室交纳贡物,不参加周王室祭祖,这是叛逆行为。第三,当年周昭王南巡,到了你们楚国地盘一去不返,是被你们楚国谋害了。你们有这么多罪名,难道还不应该来讨伐吗?

屈完并不慌张,回答说:“楚国没有按时纳贡,这的确不对,我们补交就是了。周昭王南巡不返,他的淹亡地点当时还不是楚国的地盘,当时究竟是怎么回事,待我回去问问汉水边的人。”

管仲说的“昭王南巡不返”是一笔历史旧账。周昭王是周武王立国后的第四位周天子,当年渡汉水时翻船淹亡。屈完说周昭王淹亡之地当时还不是楚国的地盘,意思就是说这件事与楚国无关。就这样,第一回合的谈判互不相让,不欢而散。

屈完返回楚营,楚军上前迎敌。

齐桓公见楚军前来,命令联军后撤至召陵一带(今河南郾城以东),与楚军对峙。

楚成王派屈完再次去齐营举行第二回合谈判。齐桓公命令联军排列成庞大阵容,让屈完乘车观看。齐桓公在兵车上对屈完说:“你看,这样强大的军队,谁能抵挡?”屈完回答说:“你齐桓公若能以德服人,谁敢不服?你若想以武力压人,就凭楚国的地理优势,一点也不怕你。”

两强相遇,各自掂量,双方内心都觉得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这场严重的军事危机,最后在双方“威慑平衡”下以妥协告终,签约和解,各自回撤。

对于齐桓公来说,他率领诸侯联军发动这场军事远征,以强大的武力威慑遏制了楚国大举北进的势头,大显威风。《春秋·僖公四年》载:“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这显然是站在齐国的立场上说的话,意思是说楚国派出使者主动前来求和,签了帐下之盟。

召陵之盟,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两大意义。一方面,它表明在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中,已高度重视发挥武力威慑的作用。而强大的武力威慑和成功的外交斡旋,则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孙武的祖籍是齐国,他后来在《孙子兵法》中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也许受了齐桓公首创的这一重要战例的启发。另一方面,它又表明在危急关头保持“慎战”的重要性。楚成王面对齐国联军大兵压境的严峻形势,既不服软,又不蛮干,以做出适度让步(表示愿意向东周王室纳贡,并补交过去欠交的贡物),避免因蛮干而导致惨败,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战争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能够审时度势,避免失败,这就是胜利。就这一点而言,楚成王也是胜利者,“知可战与不可战者胜”(《孙子兵法·谋攻》)。

召陵之盟后,齐、楚两强的军事对抗并没有停止,但换了一种间接对抗的形式。双方都把中原诸侯小国推到第一线,通过这种间接方式打了许多前哨战、外围战。夹在齐、楚两强中间的许多中原小国,则吃尽了战乱之苦。

齐、楚争霸中原,从总体上看,齐国稍占上风。齐桓公一生干成了三件大事:北征戎狄、南抗楚国、中定周室,这使他在中原诸侯中树立了权威。公元前643年秋冬,齐桓公在管仲去世两年后,也离开人世。齐桓公一死,诸公子各自树党,互相残杀,齐国发生严重内乱,从此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