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格物日志

早期的火药战争

历史大观园 格物日志 2020-05-18 17:24:15 0 火药

今天,我们具备了已发展两个半世纪的现代化学知识,我们知道为什么硝酸盐、硫黄、焦炭以正确的比例混合,再以加热的形式施以活化能,就能发生可怕的爆炸,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懂元素、原子和分子。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发现了氧元素和氮元素的存在——正是这二者组成了硝酸,也只有到了19世纪,人类中的智者才掌握了它们的反应规律:硝酸盐里足量的氧原子让焦炭迅速燃烧,而硫黄则起到帮助氧原子和焦炭反应的催化作用。

早期的火药战争

当你认识到物质之间的反应组合是无限的,炼丹者的配料又是那么肮脏,你就多少会承认,发现像火药这样的物质就不太可能是偶然的。这也绝非是说炼丹者的初衷就是炼制一种爆炸性的粉末。实际上,他们的目的是制药。他们在试验,减少主要配料来看看它们性质如何。

“试验”一词没有夸张。他们就是有意在进行测验。伟大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写道:“中国古代”炼丹方士的理论架构既复杂又精巧。那些细致的分类准则,预示着类似化学研究的开始,它在唐代壮大,多少让我们想起亚历山大城的那些早期化学家。但是,中国方士更加先进,更少沾染万灵论的东西。(火药的研发)兴起于对大量物质化学、药理性质长达一个世纪的系统探究。

火药的发现似乎发生于炼丹者企图分离出稳定、纯粹的化合物的过程中:比如,提纯砷(砷在许多药物中广泛使用),或者“中和硫黄”(使其化合成更稳定的物质,如硫酸钾)。有时候炼丹者会不小心制造出爆炸,比如有一次,一位炼丹家在一片紫色的火焰中烧毁了自己屋子。不过早期火药配方的有趣之处也在于,这种颜色的火焰真的非常少见。

最终人们发现,要按正确的比例、以合适的手段混合火药的三种易于反应的原料——硝石、硫黄和焦炭,然后将之制成大小、湿度适当的粉末,还要保持可以被称为火药的活性,这是非常难的事。当炼丹者最终搞出了第一个有效配方——大约在19世纪,他们把发明物叫作火药(fire medicine)。这个词一直沿用至现代中国,用来指称“gunpowder”(火药,直译为“枪粉”)。不难发现它的源流——它是制药的副产品。

文献中记载了很多配方,现存最早的一条用作军事的配方见录于1044年的军事经典《武经总要》。在这些千奇百怪的配方中,主要反应物和配比各不相同,包括了铅白、黄蜡、松脂和砒霜。

这些记载下来的配方功效如何?一支中国学者团队运用这些配方制作了多批火药,尽管要从历史记录中得知当年的操作极其困难,但他们也收获了极为重要的东西。首先,他们发现混合物的效果很好,制造出了可辨识的(同时也是危险的)火药爆燃。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先前几代学者的怀疑是正确的:虽然最早的那些军事火药配方出现于1044年,但它们代表的是更早期的大量实验的成果。

其次,也是更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们吃惊地发现那些火药混合物居然很难点燃。如果你去点一支现代生产的鞭炮——其中是含有火药的,引线马上就会被点着。但这队学者根本无法用火去引燃他们的古董配方,只能用烧红的铁锥才能奏效。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发现那些混合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起作用。如果放置在密封容器或是管状器物里,它们的燃烧会非常缓慢,也不完全。火药是极其易爆的,因为硝酸提供了氧,使之迅速燃烧,但比起后来的配方,早期配方中的硝石含量很低。早期火药需要借助外部供氧才能达到有效爆燃,这是一个重要发现。

既然早期的火药配方很难反应,也很难点燃,那么当时就不太可能是用作火枪、火焰喷射器和炸药。这一事实——而不是儒家学者不爱运用新技术——解释了,为何中国人没有马上制造火枪和炸药。火药开始具有使用价值,是作为可燃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早期配方中的各色配料都是别的可燃物,比如油、沥青、树脂。正如该领域的学者所述:“宋代初期的火药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那个时候以及更早之前,不可能有爆炸火器和管型火器。”直到一个世纪之后,人们增加了配方中硝石的含量,炸药和火枪才有了出现的可能。同时,早期的火器也才丰富起来。

北宋和火器的诞生

火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可能是在宋朝。在904年的晚唐,一个叫杨行密的著名军事统帅正在进攻一座城池,他的部属下令军队“发机飞火,烧龙沙”。学者猜测,这段话就是在说火药箭的使用,并且已有后来的文献确认:他们所“使用的飞火就是类似火炮和火箭的东西”,即火炮和火药箭。证据还不确凿,但已算可信,并且毫无疑问的是,火药箭是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火器。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引燃的弓箭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早期的火药只有在暴露于氧气时才能有效燃烧,那么弓箭就是个绝佳的工具,因为它划过空中的运动带来了有助反应的氧气。

火药可能是在唐朝被用于战争的,火器的大规模传播则是在宋朝的“战国时代”。北宋时期(960—1127),火器的研发和生产成了政府有意而为的政策,火药成为官方研究和改进的对象。

比如,北宋政府鼓励火药箭试验,奖赏发明者。970年还是火药历史的早期,一个叫冯继升的人就已经被掌管兵器制造局的官员请去,为帝王试演新式的火药箭了。实验成功,发明家得到了慷慨的赏赐。三十年后,军人唐福也被皇帝召见,表演了他自己发明的火药箭、火药罐(一种喷火的原始炸药)和火蒺藜。他也得到了厚赏。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发生在1002年,地方团练使石普大胆地向朝臣展示了他发明的火球和火药箭,官员大为赞赏,于是他被请去皇宫表演。皇帝赞叹不已,下旨大力传播石普的发明。朝廷果然成立了一班人马印刷图纸和要领,在域内广为宣传。此类对军事技术的传播并不仅限石普一人。前文讨论过的军事典籍《武经总要》就是北宋朝廷下令编写的。官修的《宋史》记载,北宋朝廷奖赏军事发明人,“引起了人们争相演示他们的器械法式”。

宋朝也把火器的制造列入了军备政策。北宋都城开封有一座生产军备的作坊,雇工千人,文献记载了大约1023年前后那里的工匠种类。除了在大木作、小木作的木匠、皮匠,还有在火药作工作的火药匠。我们对那些制作火药的工匠知之甚少,不过他们能在如此大型的作坊中工作,说明火药的生产在早期也算是得到了重视,并且达到了如历史学家王兆春说的“大型作坊的流水线作业,进行批量生产的阶段”。大部分火药似乎都是用来做火药箭的。比如,当时的文献就记录道,1083年朝廷就向两处军营分别调拨了10万支和25万支火药箭。

宋对火药的应用并非独门。关于辽国和西夏应用火药的记载非常罕见,但有趣的是,北宋朝廷在1076年下令,个体商贩禁止向辽国的居民销售硝石和硫黄。这说明火药成分的跨境交易已经显著到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对火药的试验和改进在11世纪已经有重大发展,但只有到了12世纪,火药的时代才正式开始。宋朝“战国时代”的第二阶段,宋和金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后者的军事实力强过辽和西夏。金也非常注重试验火器(和其他种类的武器)。在宋金战争中,第一件真正的爆炸性火器诞生了,是一种叫作火枪(fire lance)的原始枪。

宋金之战:火药时代正式到来

金国崛起为霸主大约发生于1115年,其兴也勃焉,让同时代人猝不及防,也令今天的历史学家困惑不解。在它崛起之前的150年里,辽、宋、西夏在东亚构成了权势平衡,不过在12世纪之初,一群满洲北部林地的女真族部落出现了,他们与辽国龃龉。一个名作阿骨打的领袖统一了女真族,锻造了强悍的军队,在1115年建立金国,自命国主。

此后形势震惊了世人,也震惊了金国君主自己。金在一次次交手中击败辽,他们的胜利“摧枯拉朽,连自己都来不及准备”。1116年,他们攻占辽国东京;1120年,攻占上京;1122年,攻占中京(辽国有五京,这符合他们的游牧传统)。宋希望和金结盟共同抗辽,收复前番的失地,却未能克尽全功。宋军本该攻克辽国南京(今北京附近),却反被辽军击败。不耐烦的金国自行取得了辽国南京。之后不久,辽国西京也被攻下,辽人在角逐中出局。

金人首领没有理由停下脚步,顺势调马南下,直扑宋境。统帅们预想战斗会很快结束,因为宋军在对阵气息奄奄的辽国时都乏善可陈。他们错了。1126年,金兵进攻宋朝都城开封,遭遇了激烈抵抗。开封的城防系统修缮一新,城高池深,堡垒先进,用上了棱堡和瓮城的结构。宋朝守军还拥有威力巨大的火药武器,除了标配的火药箭、火炮(gunpowder fire bomb),他们还装备有一种可怕的新式武器,霹雳炮。目击者写道:“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翌日,薄城,射却之,乃退。”

金人决定放弃开封,不是畏于霹雳炮之威,而是一时权宜,因为宋人答应以丝绸、珍宝为献。不过宋的火炮也显然起到了威慑作用。金人似乎从被俘的宋兵和工匠那里习得了一些火器技术,据历史学家王兆春说,数月过后,当金人再次围攻开封时,“其攻城能力已非往昔可比”。

开封之战(1126—1127),金宋双方都大范围地使用了火炮。关于这场战役的文献尤其详细。王兆春写道,这场以及同年的另一场战役“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详细记载使用火器的作战”。记载显示,金军使用了火药箭和巨大的投石机投掷火药燃烧弹。宋军对之以火药箭、火炮、霹雳炮和一种叫“金汁炮”的武器。最终,金军获胜。当他们进攻宣化门时,“火炮如雨,箭尤不可计”。宋朝守军迷信一个神秘的武术家,此人保证只要放他一人出城,他能以六甲神兵退敌。结果此举失败,金军于是攻占了开封,获得战利品无数,其中包括2万支火药箭。

宋被迫南迁,在今天的杭州建立了新都。金军穷追不舍,在接下来的激烈战斗中,一种新武器首次正式亮相——火枪,枪的远祖。

火枪,顾名思义,形似长棍,末端连接一管,管内装填火药。在理想状态下,火药点着即喷火。我们会看到,此物最初并不好用,威力有限,但经过几十年发展,火药威力在增强,火枪的管子在加长、加粗,人们开始往火药里加入弹丸,最终发展为枪。

一些学者认为,火枪在宋朝之前就出现了,理由是950年左右的一幅著名绢画。画中妖魔手执形似火枪的东西指向释迦牟尼,意图打扰后者入定。根据我们已知的11世纪火药配方的效用,这种情况不太可能,虽然1000年的宋朝文献以及1044年的《武经总要》也简略提到了火枪,但大部分中国学者也都不予承认。无论如何,第一次详细描述火枪使用的文字是来自于对1132年一场次要战役的叙述:宋朝城市德安(今天的湖北省安陆市)之围。

德安之围令人兴奋,因为它提到了火枪发明者的名字,足智多谋的指挥官陈规(1072—1141)。原为宋军但被金军击败沦为流寇的这支万人部队攻来时,陈规正是任上的德安知府。对围城的记述给我们描述了古代攻城战术的大量细节:敌军如何系统地包围城墙,如何环城下寨70座,敌军探子如何在各寨的望楼上瞭望城内,如何夜晚以火把、白天以白旗通报城内动向。它还叙述了攻城人如何招募附近的木匠、铁匠、皮匠,令他们建造移动的攻城云梯,谓之天桥。天桥被推到城墙边,高度与城墙相当,敌军可以从天桥上直接攻入城去。在敌军“围闭府城,内外风水不通”的情况下,陈规如何退敌呢?

他小心应战,下令造战棚于城头,一来可以掩护城内部队的活动,二来可以保护城内免遭敌人弓箭矢石。他命令在城中设置炮台,小心安放,让炮石能够打到城外的敌阵,还设专人在城头报告大炮偏正,以便及时调整。他为大炮准备的炮石重25至30公斤,还为自己的炮手修建了木质炮棚来防敌炮。他挑选胆量过人的士兵分为14甲,每甲25人,登上城头和战棚。他还挑选了一队人马巡视城防,四处策应。

德安四周有壕沟,敌军需要填平壕沟才能让天桥就位。这时他们须防备陈规的弓箭炮手的杀伤。所以他们用投石机摧击防御工事,“虽打坏城上门楼并城门护板,及打折排叉柱并战棚上横铺木植,但逐旋打坏,逐旋添补立起,并不曾正打着城上城内一人”。同时,陈规的大炮并未停歇。文献记载,“幸而其贼所置攻城器具前来,一一皆如所料”。城上专人招呼城内炮手校准目标,打得敌方炮手、工人和兵勇纷纷溃逃。

攻城一方已经把附近乡里搜刮一空,肚里越来越饿,又苦于无法破城。许多人穿着褴褛。他们强迫妇女、孩童和老人搜集木头、干草、石头和破旧砖头去填平壕沟,如果有人不幸被火药箭或炮石射杀,就把尸体敷作填沟之用,饥饿难当之时,就“即时剐肉食用”。陈规的弓箭手也把火药箭射向壕沟里的东西,想引燃干草和木头。效果比预想的还好,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敌军只得从头再来。这次他们在填充物上盖一层砖块和泥巴,让它们防火。最后终于填好了壕沟,推出天桥,护以长枪手,辅以弓箭手和炮手,向城脚攻去。守军推出托竿托住天桥,使其不能靠近,离城头只距十多英尺(三米)。对准备突入城去的敌军来说,这太宽了,但对于陈规来说,距离正好,恰能施用他的秘密武器:火枪。

陈规早就做好了准备:“又以火炮药造下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撞枪、钩镰各数条,皆用两人共持一条,准备天桥近城,于战棚上下使用。”依照计划,当天桥靠近,火枪手从战棚内闪出发动攻击,其他埋伏下的士兵也同时发难。

火枪——其实是原始的枪,它在这次交火中是做什么用的呢?史学家说它们是用来点燃云梯的。官修的《宋史》也是这个意思,并且在简化中犯了一个错误:“会濠桥陷,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天桥,以火牛助之,须臾皆尽,横(敌首)拔砦而去。”

不过,如果细读第一手文献,就会发现还有另一种解读。在使用托竿止住天桥之后,陈规下令火枪兵攻击敌军推动天桥的单兵:“托住天桥,争一丈有余不能到城。其战棚上下方欲施用火枪、撞枪、钩镰之次,其天桥脚下人倒推,并牵拽竹索人倒拽天桥急回,五十余步方住。”敌军想推动天桥重新就位,但此时最佳位置上有托竿干扰,他们只得拉动天桥寻找其他位置,不想天桥却卡在了没有完全填平的壕沟里,绳索崩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此时,宋朝守军出现在城头,向天桥四近贼军进攻,砖石、弓矢、火炮俱下。敌军死伤甚重,铩羽而亡。此时陈规的守军使用了“火牛”——柴火和干草捆扎在一起的助燃武器,把它们扔向天桥的基座(有时火牛也掺有火药,此次情况不详)。天桥剧烈燃烧,敌人残兵也尽数散去。

可见,和前文史学家所说的不同,火枪不是用来焚烧天桥的,而是被用作一种步兵武器,用来驱散推拉天桥的民夫和士兵。天桥被焚靠的是在它的基座堆积助燃物。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由此可以说火药武器发生了变化。龙佩(Peter Lorge)提到,文献在描述陈规制造火枪时,对火药用了一个不常见的词——“火炮药”,而不是通常用的“火药”。这暗示我们这是一种新的配方,他们可能加进了更多的硝石,减少了无关紧要的配料。“火炮药”似乎要比之前的配方更加易爆。

对陈规领兵冲锋的描述还有一处值得注意,是它点出了排布的顺序:火枪是头阵,后面是撞枪,接着是钩镰枪。这意味着火枪射程最远,因为其余的都是近战武器。这一点反证了火枪可能是一种喷火武器。射程多远、持续多久已不可考,但火药的威力正在加强,人类离真正的枪又进了一步当无疑问。

早期火枪被用作反人员武器,而不仅仅是反工事的燃烧武器,这一点在这一时期的其他战斗中也能找到旁证。比如,在地面战斗中,火枪被安装在战车上,针对人员进行杀伤。1163年,宋朝将领魏胜创制了数百辆“如意战车”,每辆都安装火枪数支,用毡幕掩护,只露枪口。战车用作保护移动的火石炮车。战车受到朝廷重视,下令各军仿造使用。史学家非常重视移动装甲武器平台的作用,比如15世纪欧洲胡斯派对战车的使用,15世纪莫斯科人对它们的使用,还有16世纪中期中国人对它们的使用。而宋朝的装甲火枪战车是它们的先驱。宋金之战还激发了海军装备的创新。1129年,宋下令所有战船都必须安装投掷火炮的抛石机。这里我们有几段水战的记载,火药武器都是其中的决胜关键。比如1159年,120艘船组成的宋军舰队向停靠在石臼岛(今胶州湾)附近的金国舰队开火。宋国统帅下令“火箭环射,箭所中,烟焰旋起,延烧数百艘”。而根据官方《金史》记载,金国统帅眼见形势无望,弃船溺水而死。宋军缴获了武器、给养、情报文件、官印,不能带走的尽数烧毁,“火焰烟尘四天四夜不灭”。

另一场水战不在海上,而发生于长江。1161年,金军抵达长江北岸,旌旗招展,准备渡河直取南宋心脏。南宋水师藏于一处高岛背面,岛上高点派人观察。伟大的古典战略家孙子就说过,敌人渡水,一定要待他船行一半的时候发动进攻。(《孙子兵法·行军篇》: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译者注)当金军渡河至一半路程时,山头瞭望的宋军哨兵举旗示意,隐藏的舰队驶将出来。这可不是普通的河船,它们大多数是明轮船,靠人力踩踏踏板驱动,是宋之一绝。宋军发射霹雳炮,据一名宋军将领说,金军“人马皆尽溺水,溃不成军”。

13世纪初迎来了新的突破——爆炸性火炮逐渐成熟。我们即将看到,有证据表明爆炸性武器在12世纪中期就已经问世,火药爆竹在12世纪30年代出现。但是,在13世纪,火炮将变成真正的杀伤性武器。

以1206—1207年金军攻打宋军把守的襄阳城为例,下级僚属赵万年(出生于1168年)详细记载了这一战役。在他的记述中,参加战斗的武器大多都是燃烧性的,开始是用常见的火箭和火炮进行火攻。宋朝守军用此类武器去焚烧金军的投石机,金军则用火药箭烧毁襄阳的泊船。赵万年明确记录了宋军的火炮也产生了很大功效。

第一次,宋朝守军投掷“霹雳炮”,造成金军人马惊慌逃窜。第二次,霹雳炮打退了金人骑兵的一次主要进攻:“擂鼓发喊,并打霹雳炮出城外,虏骑惊骇,退走。”第三次更是决定一击。金军退至河岸扎营,在一个雨夜,30多艘载有火药箭、霹雳炮和部队的宋船暗暗靠近,部队包括1000名弓弩手和500名步兵,有趣的是还有100人击鼓。目击者以金军的角度描述道:“番军在寨正睡间,忽闻鼓响弩发,又打霹雳炮入寨,满寨惊乱,皆备马不迭,收拾行李不及,自相蹂践,番军死伤二三千人,马八九百匹。”金军弃寨而走。

宋军获胜,霹雳炮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过,它们真的会爆炸吗?“霹雳炮”一词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著名的《武经总要》里就已多次出现,但在《武经总要》里它并不是真的可以爆炸:可燃的火药填入一大截竹子中——爆炸效果不是由于火药气体,而是热空气在竹子里膨胀产生的。史学家猜测,运用于1206—1207年襄阳之战的霹雳炮是真正的火药炮,这很有可能。因为此后不久,无可争议的爆炸性火器就出现在了记录当中:威力巨大的铁火炮(iron bomb)。

传说铁火炮是由一个叫铁李的猎狐人发明的。故事是这样的,1189年左右,铁李发明了一种猎狐的新办法,用一个小口大肚的陶罐,装进火药,留一根引线在外。他寻一个水坑或者其他狐群常常出没的地方,在战略出口布下罗网,接着藏好陶罐。待狐群靠近,他就点燃引线。陶罐爆炸,声震林木,群狐惊慌逃窜,正好落入他的陷阱。铁李好整以暇地再去用斧头砍死狐狸。故事的真假难以辨明,但传统的说法是,铁李的陶罐给了金人启发,后者发明了铁火炮。

襄阳之围14年后,我们获得了铁火炮在战争中使用的第一个证据——金军1221年围攻宋军守卫的蕲州(蕲州就在现在的湖北省境内)。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火炮扮演关键角色的围城之战。宋朝军官赵与褣用悲伤、渊博的文字记载了这次围城,其中对火药战争描写极为丰富,涉及铁火炮、改进火枪、皮大炮(leather bomb)、纸炮(paper bomb)、实战中的火禽,当然,还有火药箭。

蕲州是近长江的一道雄关。探子报知,金军两万五千人部队正在前来,城内守军人数只有金军的八分之一,但赵与褣与其他将领还是决定拼死一搏。在所有的攻防行动中,细节非常重要,赵与褣描写了挖掘堑壕、修筑城墙、城墙被毁、突击和据守,但一次次让人印象深刻的还要数攻方使用的致命武器——铁火炮。

宋军也有自己的火炮。赵与褣列出了城内的武器清单:蒺藜火炮三千只、皮大炮两万只,还有弩火药箭、引火药箭上千支。蒺藜火炮和皮大炮确属爆炸性火炮,但其威力远远不如金军的铁火炮。赵与褣写道:“番贼攻击西北楼,横流炮十有三座,每一炮继以一铁火炮,其声大如霹雳。其日对炮,市兵贾用因拽炮被金贼以铁火炮所伤,头目面霹碎不见一半。”

金军炮手放炮的精确度让人咂舌,他们好像是瞄着主帅去的:“施放炮石,日夜不住,独西门知府帐前与褣帐前左右铁火炮最多,甚至打至卧床屋上,几于殒命。或者云:此有奸细,不然何以径打两处帐前耶?”赵与褣检查了敌军炮弹,写道:“其形如匏状而口小,用生铁铸成,厚有二寸,震动城壁。”

铁火炮摧毁了房屋,击垮了团楼,洞穿了城墙,近四个星期的围城之后,终于轰开了四面的城门。袭击仍不停歇,袭击大获全胜。金人攀墙而上,追杀宋军,军官、文官和百姓多数遭屠。赵与褣逾城泅水走脱,家人却尽数遇难。后来他回到城里察看废墟,但“骸骨山积,枕藉河井,终不能稽考”。

屠城的金国统帅并未幸运多久。返国不久他就被以谋反治罪,连同两个儿子一同被处死。临刑前,他想到自己、父亲和祖父——三人均为金国大将——的因果际遇:“三世为将,道家所忌。”

也许因果报应最终也找上了大金王朝,它很快就会被蒙古人摧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dgzy/130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