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靖难博弈战结果如何?

“靖难之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和皇孙朱允炆之间,为争夺皇位而酿成的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败绩。但自济南保卫战后,南军主力驻屯德州,相机出击,以遏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以朱棣之善于用兵,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的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朱棣未克山东,故虽屡战屡胜,激战两年半,却始终未能打开局面。等到他越过山东,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

不过,朱棣撇下山东,径直南下,实属铤而走险。南北朝时,以北魏的国力和太武帝之雄才大略,在击破刘宋黄河一线之军后,长驱江淮,兵临瓜步,饮马长江,也未敢渡江以争江南。朱棣的这种战术也只能在那时特殊的形势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杀功臣后,明廷已无堪与朱棣相匹敌的将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无恐。其次,“靖难之役”在那个时代的观念中,纯属一家一姓内部之争,所以建文帝虽一再下诏“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归顺燕军者多。不然,朱棣孤军南下,建文帝只需坚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师会合,山东方面则截断燕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那样的话,朱棣处境势必极其危险。因此,换上另一人,换上另一种背景,则断不敢冒险采取这种战术,置山东于不顾。

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当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杀掉,“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有“读书种子”之谓的方孝孺,因不肯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九族全诛,这还没完,又将其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全部杀掉,十族共诛873人。这次清洗极为残酷,共有数万人惨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相当严重,史书上称“淮以北鞠为茂草”,当为真言。

朱棣其实并不想造反,他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这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矛盾。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看,当皇帝是权利,而造反则是义务,因为对于那些投错了胎或者是投晚了胎的人来说,要想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

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根据以往数据显示,亏本者的结局一般都是死。相信朱棣在造反前还是仔细读过历史书的,古往今来,把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这些小朝代也算在内,王爷能够造反成功的,扳指头就可以数得出来,估计还不用脚趾。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明史》说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又说他“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似非溢美之词,他确有过人之处。明成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正史中都称其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是正统“龙脉”,然而,一些杂史中却记载朱棣本为元顺帝没来得及带走,而被朱元璋后收为妃子的弘吉剌氏所生,更甚至有人认为是这个早孕妃子的“元顺帝遗种”!

是不是庶出不是最重要的事儿,只是,皇位轮不到他做那是一定的事儿了。如果说成吉思汗“勇武”的话,史书中对朱棣“勇武”的描写是多呈不让。朱棣,起兵反其外甥建文帝朱允炆,经真定、北平、白河沟、乐昌、夹河、滹沱河、南京七次大战,一举消灭南明,自立为帝。特别是,最后一战朱棣置后方北平老家不顾,长途远征从1402年年初至七月,经半年时间出击北上,一举攻破南京。请看远征前的形势描述:“燕王起兵三年,虽多次大胜明军,但所得土地仅永平、大宁、保定旋得旋弃,战死者众。”可见,当时,形势并不明朗,而且,朱棣所得极为有限。远征南京,前有敌军大兵后无粮草接应,其凶险可想而知。而这也反衬了朱棣的魄力和胆识!

说起朱棣,还有一段传说。朱元璋称为吴王后,王府窄小,房屋简陋,于是请刘伯温商量兴建新王府。刘伯温精通地理、历史、天文天象,王府从设计、选地到建成,全是刘伯温操办。

完成当晚深夜,刘伯温夜观乾象,突见空中吴王新修宫殿一柱移动,又见一只燕子从高墙飞过。刘伯温百思而悟,称:“天命不可违啊!”清晨,朱元璋叫人把刘伯温叫去,指着新宫殿一根柱子说:“这柱子有些偏,不顺眼,移一下。”刘伯温说:“使不得,移柱有迁都之变。”朱元璋大笑:“既是天数,何惧迁都。”朱元璋很满意新宫殿,他说:“如此高墙,刺客难飞。”刘伯温说:“燕子能轻松飞过。”

年底,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正式登基做皇帝,看到自己已经有了七个儿子,自然是满心高兴。这时形势已经安稳,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七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桐、曰棣。”这时朱棣已经七周岁,他这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燕王朱棣身材魁梧,天资聪颖,武艺高强,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在镇守边关、打击残元势力方面立了大功。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1390年对蒙古乃儿不花的初战告捷,使他树立了威名。

不过,朱棣也是朱元璋最担心的人。朱元璋曾和众多王公大臣一起登上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俯瞰皇宫,在一片赞誉声中,朱元璋龙颜大悦。这时年少的朱棣却口无遮拦,一语道破天机:“紫金山上架个大炮,就能炮轰紫禁城!”朱元璋大惊,心里顿时后悔不已,以至于后来他又命令修建更为广大的外城,把包括紫金山在内的一些重要地方围起来以加强防御。从这件事上,朱元璋看出朱棣将来很有可能是皇太子的最大威胁。

朱棣的主要谋士之一僧人道衍给朱棣打气:“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所以,朱棣利益集团一直在悄悄网罗各种人才,操练兵马,以备不时之需。而朱允炆利益集团的人为了拔掉燕王朱棣这个最大威胁,一直在网罗武林高手,希望能一击成功,除掉这个最大的政治对手。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少年惊奇地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十三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荏”。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五十万,进抵河涧驻扎。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且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

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

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遂回撤北平。李景隆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代之以盛庸。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借朱能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建文三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燕军夺得的城池虽多,但往往得而复失,不能巩固。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帝显然不是他叔叔的对手。从这一年的六月到十二月,短短半年时间,损兵折将不下百万,有的干脆就是望风而逃,或者率军来降。仅八月的真定一仗,建文帝的勤王之师就被他叔叔朱棣的“靖难之师”斩首三万级。

到了燕王朱棣兵临城下,建文帝朱允炆似乎只给自己留下了自焚一条路。谷王穗、李景隆等开门迎“靖难之师”,都城落在了朱棣手中,也就等于大明江山落在了朱棣手中。朱棣没有急着入住皇城,而是有条不紊地安排妥守城部队,下令四处张贴布告,安抚军民,同时派人大肆搜捕齐泰、方孝孺等五十多名“奸臣”,自己率领其余人马回返龙江营地。第二天,群臣上表劝进,朱棣无任何表示。等到朱棣不慌不忙地拜谒完孝陵步下台阶,才见得群臣早已准备好了天子的仪仗,捧着玉玺,齐刷刷地跪成一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绝于耳,朱棣大大方方坐上天子的乘辇,到奉天殿举行登基仪式。

在整个“靖难”过程,朱棣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一定要当皇帝,或这个皇帝的位子本该就是他的之类的话,但他一步步就走到了这个位置上,这也正是封建社会正统观念对朱棣不依不饶的一个“烂污”!

朱棣占领京城后,立即揭榜黄子澄、齐秦、方孝孺、铁铉等数十人,并清宫三日,诛弑宫人、女官及内官无数,只留下了一帮曾给他通风报信的太监,并幽禁建文帝母亲于懿文陵,弑掉了其余三个兄弟。而建文帝和他的两个二岁的小孩都“不知所终”,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棣弑人的可怕,读其描写都让人不寒而栗,看几个例子:

杀方孝孺:朱棣要方孝孺为其“写诏与天下”,方孝孺乱写数字,并边哭边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大怒,叫道:“怎能让你痛快一死,即死,难道你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大喝:“即便诛我十族又奈我何!”朱棣顿呈残暴本性,他命人用大刀把方孝孺嘴唇割开,一直划裂至耳边。然后,命人逮捕其九族亲眷外加学生,凑成十族,共八百七十三人,依次碎剐弑戮于方孝孺面前。方孝孺忍泪不顾,最后被凌迟于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

临终前提绝命诗: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杀铁铉:朱棣坐于御座,铁铉背立殿庭,至死不转身面对朱棣。朱棣派人割掉铁铉耳鼻,放在热锅中烧熟,然后硬塞进这位忠臣口中,问他道:“此肉甘甜否?”铁铉厉声回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于是,朱棣下令寸磔铁铉,铁铉至死仍然笑骂不止。朱棣其后,流其父母于海南,弑其二子,并硬逼铁铉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入教坊充当妓女。直到二十二年后,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才下诏称:“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

后世讲起朱棣,大多褒大于贬。对外方面,特别是他五征漠北,先后击败瓦剌和鞑靼诸部;同时,他又在西北设“关西七卫”,增设贵州布政司,在安南设交趾布政司。对内方面,他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使国家岁粮收入大幅度增加;同时剥夺藩王实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文化方面,他授命臣下编纂《永乐大典》(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自己歌功颂德和篡改史实),对文化典籍进行系统整理。因此,《明史》中对他赞扬道:“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慕行节俭,水旱朝告夕赈,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然而,深入地研究明代历史,却可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结论——虽然明朝之亡追根溯源是亡之于万历,但一切深祸至忧其皆肇自这位“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的文皇朱棣。对内,明朝正是从朱棣起开始大用宦官。因为正是建文帝的宦官向朱棣报告金陵空虚的实情,朱棣才一反一直在河北、山西诸地兜圈子的常态,直捣京师,得登帝位。篡弑成功之后,朱棣大用太监,其间有郑和下西洋,李兴充当前往暹罗的国使,马靖镇甘肃,马骐镇交趾。特别是永乐十八年,明祖又开设专由太监负责的东厂——由此,宦官拥有了出使、专征、监军、坐镇、刺探等诸多大权。明太祖本来有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朱棣却一反其制,听凭太监们“学文化”,到了明宣宗更是在内廷设内书堂,派大学士教小内侍们书写。这些太监们时间充裕又无青春期烦扰,明古今,通文墨,如狗添翼,更能在关键时刻运用筹算智诈,欺君作奸。所以,明朝太监之祸日烈,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积重难返,直至明亡。

纵观明朝历代皇帝,不是极柔弱无能,就是极残暴嗜杀。朱棣,这个使明朝文治武力达到极盛的永乐大帝,是耶、非耶?当真是“当年天地齐变色,如今都付笑谈中”。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他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他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朱棣十分重视经营北方,永乐初即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七年在女真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五年派兵统一安南,在河内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进行直接统治。七年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十四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九年疏浚会通河,十三年凿清江浦,使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其他边疆地区的统治也得到发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为加强对乌斯藏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他还于四年设立哈密卫,并多次派遣陈诚、李达等人赴西域,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当然,明成祖不是完人,也有不足之处。《明史》对他的最后评论是:“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易可掩哉。”但从主流看,明成祖不失为历代君主中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明成祖重典治国,文治、武治一起用。明成祖尊崇儒学,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类书《永乐大典》。对外,明成祖开拓进取,征蒙古,使安南,在中国历史上朱棣是唯一一位五次御驾亲征大漠的皇帝。朱棣的对外开拓,对巩固明朝边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时所率官兵,是明朝最精锐的海防部队。当时国力强盛,朝廷对出海人员待遇丰厚,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在当时是最好的。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当时明朝周边环境不太稳定,海盗猖獗,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剿灭海盗,巩固海防;第二,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欢迎各国到明朝考察进贡;第三,向各国显示明朝的繁荣富强和国威。

永乐皇帝命郑和下西洋,第—次是组成了27000人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遍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时,中国属世界一流强国。

到了1420年年底迁都北京,永乐皇帝统治的明朝已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全盛时期。1424年7月,明成祖病逝,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永乐皇帝留下的是一个国力强大,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周边国家服帖听话的强盛大明朝。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以明成祖在世界上的名气而言,足以排进帝王百强之中。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844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