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文人墨客

为什么说做人低调很重要,看看解缙的故事就知道了

历史大观园 文人墨客 2020-05-14 22:28:33 0 解缙

解缙与杨慎、徐渭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其中,解缙又被公认为博学第一。解缙从小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五岁对老爸所授课文倒背如流,七岁就能作诗写文章,十岁每日写下洋洋洒洒数千言,十二岁就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四书》《五经》。

为什么说做人低调很重要,看看解缙的故事就知道了

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八岁的解缙参加江西乡试,一举得中头名解元。次年,考中会试第七,被选为庶吉士,得以经常侍奉在明太祖朱元璋身边。朱元璋非常欣赏这位聪敏才高的年轻人,认为他有安邦济世之奇才,治国平天下之大略,对他是各种宠爱,甚至对他说:“小解啊,人前,咱俩是君臣;私底下,咱俩就是爷俩,亲的!有啥事你直说,朕不会怪你。”

朱元璋本是无心快语,借此亲密话以示恩宠罢了。偏偏解缙年少无知,居然当真了,回头就上了份万言书,高调发言直指皇帝的错漏,因为是自己让他说的,朱元璋也不好发作,还礼貌性地夸奖了两句。谁知解缙大受鼓舞,更来劲了,又写了份《太平十策》,公然教育起皇帝来。朱元璋心中老大不爽,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后来,宰相李善长被处死,解缙又上书为他喊冤叫屈,这让朱元璋更加恼火,认为解缙还不够成熟,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就对其进行了“冷处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对解缙的老爸说:“都说大器晚成,把你的娃带回老家吧!让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十年后再来上班吧!”皇帝自是金口玉言,于是,仕途刚刚起步的解缙便被迫下岗,回老家继续念书了。

还没等到十年,朱元璋就驾崩了,皇太孙朱允炆接班当了皇帝,是为建文帝。解缙以进京吊丧为名,名正言顺返回京城,等候机会东山再起。在他看来,以才报国,一展所长,当是他的人生理想。可是建文帝对解缙并不太欣赏,正好有人告状说解缙母死未葬就进京,是大不孝,按律该当治罪。借着这个由头,建文帝将解缙外放到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去了。直到建文四年(1402年),解缙才被召回京师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任职翰林待诏。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事成之后当了皇帝,是为明成祖。不少大臣不愿为篡位的皇帝效力,都跑了,解缙却觉得机会来了,忙不迭地跑去投奔,朱棣感动于他的识时务,提升他为翰林侍读,还封他为明朝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总编辑。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又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此时,朱棣对解缙的宠遇达到顶峰,他曾对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解缙再度红得发紫,但他依旧不改高调作风,逮着同事就乱批一气,以得罪人为己任。可惜,后来的事实证明,有的人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当时,在立太子这件事上,朝里官员一派支持长子世子朱高炽,另一派拥护次子汉王朱高煦。朱棣极为纠结。对此,解缙高调主演了史上著名的一幕: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问解缙对立太子一事的想法,结果解缙明确支持皇长子,净说好话:“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摇头说大娃能力差点。解缙又说:“好圣孙!(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

闻听此言,朱棣如醍醐灌顶,顿悟了。这回妥妥的了,朱棣特别宠爱长孙,没说的,大娃朱高炽顺利当上了太子。二娃汉王朱高煦太子梦碎,极端的失落化为极端的愤怒,疯狂的恨意涌上心头,恨不得活吃了解缙。正应了瞎子过秤——不知轻重,解缙高调掺和领导家事,全然忘了三国时杨修参与曹操立嗣的血淋淋教训。

朱高炽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他的表现并不能令朱棣满意,反而汉王朱高煦日渐得宠,平日里衣食住行甚至都超过了太子的标准。解缙上疏说:“汉王这是要争太子的节奏,万万不可。”这话惹得朱棣大怒,认为解缙刻意挑拨父子兄弟骨肉亲情,开始对解缙有看法了。

特务头子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是朱棣身边的大红人,解缙却根本看不上他。一次宴会,解缙正与众同事吟诗作对,纪纲走过来凑热闹。解缙捉弄他说:“老纪来得正好,这里有个上联,要不您给对一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纪纲大老粗一个,对不出来,茫然无措地盯着解缙。

看到纪纲吃瘪,解缙甭提多解气了,他坏笑着说:“这上联忒俗了,不是你老纪对不出,是你懒得对吧!我自个儿续个下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您给指正指正?”纪纲再没文化也听出门道了,心道你解缙太损了,不带这么糟践人的,不由恨得牙痒痒。

由于解缙太过高调,到处树敌,大臣们尤其是朱高煦一党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导致朱棣更加不待见他了,找了个理由,把他下放到地方任“广西布政司参议”。解缙人还没去上任,又有人告他的黑状,朱棣就将他的下放地改为交阯(今越南北部),越送越远了。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进京述职述廉,不巧朱棣御驾亲征去了漠北,太子朱高炽留守监国,主持朝廷日常工作,解缙直接找他作了工作汇报。这事被纪纲知道了,密电告知朱高煦。朱高煦正愁抓不到解缙的小辫子呢,赶紧告了他的黑状,说他“私觐太子”“无人臣礼”,简直是目无皇帝,藐视领导。老领导都忌讳下属喜新厌旧,朱棣大怒,下令把解缙逮捕扔进死牢,这一扔就是好几年。

也许上天注定了解缙不会就此被人遗忘。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棣查看锦衣卫监狱在押人员名单,见到解缙的姓名,表示很惊讶:“缙犹在耶(解缙还活着呢)? ”纪纲懂了,回去就把解缙灌醉,命人将其拖出去塞到雪堆里。一代才子解缙就这样永远消失了。

一直以来,国人推崇的信条是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所谓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解缙的悲剧,跟他的高调作风有关,他仗着才华过人,嘴上没个把门的,引起同事反感,皇帝抛弃,最终“非正常死亡”,为他的高调还了本,顺带付了利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wrmk/117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