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隋王朝)

隋末农民起义简介

隋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是七世纪初推翻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隋末农民起义过程分析——

翟让、李密中原瓦岗军

隋末农民大起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但直接的导火索则是由隋炀帝一意孤行三征高丽点燃的。从大业七年至大业十三年(公元611—617年)的七年间,全国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约六十起,涉及地域包括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福建等十多个省份。最后汇集成中原、河北、江淮三支力量强大的农民起义军队伍,成为推翻隋朝的主力军。

翟让起义:

翟让是东郡(治今河南濮阳)人,官职法曹。因犯法被捕入狱,罪当斩。狱吏黄君汉是翟让的属下,一向佩服翟让骁勇。他晚上悄悄来到牢房,对翟让说:“天下已乱得一团糟,你怎能困死狱中呢?走吧!”把他放了。翟让对黄君汉再三叩头道谢,哭着说,出去如果不死,定来报答。黄君汉一听很不高兴,对他说,我把你当个大丈夫,冒死把你放出去,没想到你“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黄君汉拒绝同翟让再次相见,“君但努力自勉,勿忧吾也”。翟让逃到韦城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东南)聚众起义,故称瓦岗军。韦城有两位英勇少年单雄信、徐世勣也聚众投奔而来。徐世勣当年只有十七岁,他对翟让说:“东郡本乡本土,老乡们都认识,兔子不吃窝边草,走远一点,去劫掠汴水商船活命。”于是翟让拉起队伍向西,进入荥阳(今河南荥阳)、梁郡(今河南商丘)之间,劫掠来往于汴水之上的官私商船,“资用丰给,附者益众”,队伍很快发展到万余人(《资治通鉴·隋纪七》)。

李密来投:

李密祖籍辽东,贵族出身。曾祖父李弼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祖父李耀是北周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密从小在京城洛阳长大,好读书,喜兵法。父亲死后袭爵蒲山公,任左亲卫府大都督。有一次,隋炀帝偶然扫了李密一眼,回头就问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刚才左边执杖队里那个黑皮小子是谁?”宇文述回答说:“是已故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隋炀帝说:“箇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隋炀帝的直觉绝对敏锐、准确,他一眼看出了李密的叛逆性格。根据隋炀帝的旨意,宇文述找了个理由,示意李密离开三卫。“密大喜,因病谢,专以读书为事。”他骑了一头黄牛,把一本《汉书》挂在牛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旧唐书·李密传》)。有一天,杨素在路上遇见李密,在后面按辔跟进,走近了才问:“何处书生,耽学若此?”李密认识杨素,下牛拜见。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李密说读的是《项羽传》,两人边走边谈,杨素对李密的学识见解颇为赏识。杨素回到家里,对儿子杨玄感说:“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杨玄感与李密“深心结托”,成为“刎颈之交”。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反叛朝廷,李密参加,兵败被捕,押解途中逃脱,藏于民间。官府追捕李密未获,把李密的妹夫丘明君(雍丘县令)以连坐罪抓去杀掉。

当时河南境内农民起义队伍众多,李密“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资治通鉴·隋纪七》)。有的误认为他是朝廷派来的奸细,不但不敢留他,还想杀掉他。最后由王伯当引见,李密加入了翟让的队伍。李密说服周围许多小股人马都来投奔翟让,翟让对李密刮目相看,两人亲密起来。李密的到来,使瓦岗军有了迅速发展。

李密对瓦岗军的贡献之一,帮助翟让确立了推翻隋王朝的政治目标。开始,翟让等农民起义军都满足于抢掠为生,“偷生草间,求活性命”。李密对翟让说,当年刘邦、项羽“皆起布衣为帝王”,如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正是英雄奋起夺取天下的良机,“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推翻隋朝,天下可图!翟让却回答说:“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资治通鉴·隋纪七》)翟让手下有个军师贾雄,是个阴阳术士,翟让对他言听计从。李密“深结于雄”,请贾雄帮助翟让把夺取天下的目标确立起来。在贾雄的游说下,翟让接受了李密的主张,两人开始商量夺取天下的大计。

李密对瓦岗军的贡献之二,大大提高了瓦岗军的作战指挥水平。李密对翟让说,队伍长期靠水上劫掠不是办法,应当拉到荥阳一带去,“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翟让从其计,率领瓦岗军攻破了金堤关(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古黄河南岸),掠荥阳诸县,攻下多座城池。荥阳是军事要地,起义军攻到荥阳一带,惊动了朝廷,隋炀帝命张须陁前往征讨。张须陁曾多次打败过翟让,翟让听说张须陁前来进攻,十分紧张。李密对翟让说,张须陁勇而无谋,“可一战擒也”。李密让翟让在正面列阵迎敌,自己率领部分精兵在大海寺两侧林中设伏。张须陁与翟让军稍一接触,翟让即引兵而退,把张须陁引入李密的伏击圈。李密与徐世勣、王伯当从侧后向张须陁发起猛攻,隋军溃败,张须陁战死。瓦岗军打了一个大胜仗,乘胜攻下了荥阳,声威远扬。但翟让从此知道李密善于用兵,怕今后控制不了他,拨给他一些人马,成立了一个“蒲山公营”。翟让摆脱李密,东回瓦岗寨。时隔不久,翟让后悔,“复引兵从密”。这样一来,等于翟让前来投奔李密,主、从关系颠倒了过来。

李密对瓦岗军的贡献之三,在他的指挥下夺取了两大皇家粮仓。李密对翟让说,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手中无粮,斗争旷日持久,无粮则队伍难以坚持,大敌一旦来临,必败无疑。翟让问:“那该怎么办?”李密说:“夺粮仓。”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初九,翟让与李密共同率领七千精兵,夺取了隋朝第一大粮仓——今河南巩义市东北的洛口仓。洛口仓周围二十余里,内筑粮窖三千座,每窖储粮八千石,共计储粮两千四百万石。瓦岗军开仓济民,四方闻风响应,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四月十三日,瓦岗军又夺取了隋朝第二大粮仓——位于洛阳城北七里的回洛仓。回洛仓周围七里,内建粮窖三百余座,共储粮二百四十余万石。夺城先夺仓,拥兵先拥粮,这是李密的重要军事思想,也是他有战略头脑的突出表现。

李密对瓦岗军的贡献之四,正式建立了起义军政权。随着瓦岗军同隋军作战连连获胜,李密的威望超过了翟让,翟让也承认李密的指挥才能胜过自己。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十九日,瓦岗军在巩义(今河南巩义市)城南设坛,众人拥立李密为魏公,正式建立了起义军政权。李密拜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但从此也埋伏下了更大的隐患。

瓦岗军转战在洛阳周围地区,给隋军以沉重打击。四月初,李密组织了一次对洛阳的试探性进攻。他派孟让率领两千步骑兵,夜间潜入洛阳东城,放火烧毁丰都市(贸易区),给洛阳朝廷以极大震动。四月下旬,李密命室记祖君彦写了一篇《讨隋檄文》,传檄郡州,列数隋炀帝十大罪状,称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五月,李密再次对洛阳发起进攻,未攻下。瓦岗军护军将军柴孝和认为洛阳一时难以攻下,建议李密乘虚袭取长安,再取洛阳,但李密没有采纳。

七月,隋炀帝派遣江都通守王世充率江淮精兵五万,会同河北韦霁、河南王辩等合围瓦岗军。王世充与瓦岗军交战上百次,屡战屡败,没有胜过一次。李密夺取了金墉城,并以三十万起义军在洛阳以北邙山布阵,王世充一时不敢出战。不仅洛阳周围的郡县都归降瓦岗军,甚至“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李密指挥下的瓦岗军被一致看好,窦建德等起义军领袖也都上表劝李密“早就尊号”。李密表示“东都未平,不可议此”(《旧唐书·李密传》)。

内部分裂:

在此关键时刻,李密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杀掉了瓦岗军起义领袖翟让。当时,瓦岗军在一连串胜利面前,内部矛盾开始表面化。李密被拥立为魏公,翟让反而成了他的副手。翟让手下的很多人不服,竭力鼓动翟让“夺密之权”。翟让的哥哥翟宽(一说翟弘)责备翟让说:“天子只能自己做,哪有让给别人的?你不想做,我来做!”翟让听了哈哈大笑,“不以为意”(《资治通鉴·隋纪八》)。李密却在意了,他在左长史房彦藻、左司马郑颋等人的挑动下,心生“图让之计”。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李密的默许下,李密部下在宴会上将翟让、翟宽和翟让的几位亲信王儒信、摩侯等人杀害。这使瓦岗军的许多部将感到寒心,从此队伍人心涣散。李密诛杀翟让这一愚蠢鲁莽的举动,使他的人格魅力顿时黯然失色,从此一步步走向毁灭。

起义队伍中人员混杂,良莠不齐,如何处理好起义军内部的矛盾,这是个很大的难题。解决这类难题要靠高超的政治智慧,绝不能采用在酒席上抽刀杀人的鲁莽办法。想当年项羽在鸿门宴上都不敢下手的事,李密却轻率地下手了,由此带来了严重后果。回过头去想,当年项羽即使在鸿门宴上把刘邦杀掉,他最后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天下。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十一日,隋炀帝被弑于江都,随后隋王朝出现了三个“皇上”:(一)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已在隋炀帝被弑前夕,联合突厥,乘虚攻克了长安,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李渊总揽朝政。(二)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后,立秦王杨浩(隋炀帝侄子)为帝,实际上派兵把杨浩看管了起来,他自己统揽实权。(三)王世充与元文都在东都洛阳拥立隋炀帝的另一个孙子越王杨侗为帝,不久王世充把元文都杀掉,他自己任尚书左仆射,封郑国公,总督内外军事,独揽朝政。

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后,率领十万大军西来,很快迂回到了黄河以北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这时,李密面对两大致命问题:第一,瓦岗军内部人心涣散;第二,外部陷入了两面受敌的境地:前面洛阳城内有王世充,背后又来了宇文化及。

乞降变质:

这时的李密,内心已经崩溃,对于夺取天下完全丧失了信心。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他向朝廷(洛阳越王杨侗)乞降。宇文化及是弑杀隋炀帝的主谋,是朝廷的叛逆。“东都闻宇文化及西来,上下震惧。”(《资治通鉴·隋纪七》)这时,朝廷使出了一箭双雕之计。最先提议借助李密之力抗击宇文化及的是盖琮。盖琮前往李密大营,宣读杨侗诏书,授予李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等一大串头衔,命他先平定宇文化及,然后入朝辅政。李密“遣使报谢焉”(《隋书·李密传》)——李密变节了。

李密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亲率两万步骑,从巩洛前出至清淇(今河南淇县)阻击宇文化及军。宇文化及共有十万兵力,李密同他硬拼显然没有取胜把握。李密知道宇文化及军中缺粮,便在黎阳一带同他周旋,准备把他拖疲、拖垮。宇文化及急需军粮,欲攻黎阳仓。李密命徐世勣屯守黎阳,在黎阳城周围挖壕阻敌。李密军中有人投降宇文化及,李密的计谋被泄露。宇文化及拖不起,挥军强渡永济渠,与李密决战于童山(又名同山,今河南浚县西南)。李密为流矢所中,身负重伤,“堕马闷绝”,幸亏秦叔宝“独捍卫之,密由是获免”。李密退守汲郡(治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汲城)养伤。宇文化及抢掠汲郡,将物资留在东郡,率部北去河北魏县一带抢粮。但宇文化及北去后,他属下的陈智略、张童仁、王轨等人纷纷投归李密,李密任命王轨为滑州总管。李密虽然击退了宇文化及,但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仅自己负伤,“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资治通鉴·唐纪二》)。

李密从宇文化及来降人员中查获了参与弑杀隋炀帝的雄武郎将于洪建,他为了向朝廷表忠心,派人将于洪建押送洛阳,向越王杨侗“献俘”(《资治通鉴·唐纪一》)。这表明,李密已完全站到了朝廷一边。杨侗召李密入朝。李密行至温县,得知王世充发动宫廷政变,杀掉了政敌元文都,独揽朝政。李密知道王世充为他准备的不是一顿丰盛晚餐,而是一把捅向他心窝的尖刀。他没有进洛阳,进了瓦岗军据点金墉城。

李密进入金墉城后,发现士兵缺少衣服,而王世充军中则缺少粮食。王世充派人向李密提出交换衣食。李密正在为难,贪心极大的邴元真主张交换,李密只得同意。原先由于洛阳城内缺粮,每天都有上百人出城投奔李密。自从洛阳方面得到粮食之后,出城投降的人越来越少。李密觉得上了大当,停止交换。但李密虽然据有粮仓,却无府库钱银,士兵立功无赏、负伤无恤,“众心渐怨”。部将之间开始出现矛盾,内部危机四伏。

偃师之败:

王世充从李密手里换到了粮食,就来要李密的命了。王世充知道李密在同宇文化及交战时精锐尽失,觉得收拾他的时机已经来到,于是率部“悉众而至”,来同李密决战。李密命王伯当留守金墉城,自己率领主力退防偃师。撤退中,被王世充军追上,行俨、孙长乐、程咬金等十多名主将身受重伤。王世充在夜间“遣二百余骑潜入北山”,天一亮发起攻击。李密事前毫无察觉,仓促迎敌,兵败,“密与万余人驰向洛口”。“世充夜围偃师”,瓦岗军“郑颋守偃师,其部下翻城纳世充”。瓦岗军内部出了叛徒,事情就无法收拾了。“世充于是整兵向洛口”,李密自知不能敌,“帅麾下轻骑奔虎牢”(《资治通鉴·唐纪二》)。邴元真举洛口仓城投降了王世充,自此王世充粮足气盛,李密已不是他的对手。

命运有时就是这样,王世充与李密交战了一百多次,没有胜过一次,但最后这一次他胜了。而决定瓦岗军命运的恰恰就是最后这一战——瓦岗军起义彻底失败了。

李密想自杀了之,被王伯当等人劝住。他们说,现在李渊已在长安废了恭帝杨侑,自己称帝,建立了唐朝。他应该感谢我们为他牵制住了洛阳王世充的五万兵力,又阻挡住了宇文化及十万军队西进,否则他不可能在长安当上皇帝。这句话讲的是事实,但李渊肯定不会承认这一点。李密觉得也只剩下这条路可走了,带领残部西奔长安,投降了李渊。李渊封李密为邢国公,拜光禄卿。不久,李密觉得受了冷遇,又反唐出走,被杀,哀哉!

李密彻底失败的教训在哪里?第一,他只知熟读兵书,不重视研究政治攻略,故成不了大事。瓦岗军鼎盛时期,四方响应。但他在团结、争取、联合、协调同盟军行动方面,没有任何作为,只知孤军奋战到底。第二,他占据了隋朝最大的两座皇家粮仓,这是很大的一笔战略资源,除了养活瓦岗军,还应该将它转化成其他战略功能,但他没有好好利用。第三,他对洛阳形成了包围态势,这在隋末所有农民起义军中战略优势最大。但是,怎样把这种战略优势转化成最终的胜势,他缺少办法。直到最后,也没有看到他亮出几招“撒手锏”来。第四,宇文化及从江都率领十万隋军西来,李密完全可以对王世充和宇文化及这两位对手采取“拉一个、打一个”的策略。李密是农民起义军领袖,是反皇上、反朝廷的;宇文化及是弑杀暴君隋炀帝的主谋,也是反皇上、反朝廷的。两者虽有性质区别,但在反皇上、反朝廷这一点上完全可以找到共同点。如果李密学习刘邦的办法,明知宇文化及不可长期共存,但也不妨暂时利用,先同宇文化及联合起来对付洛阳王世充,双方一旦联合起来,打败王世充完全有把握。打败了王世充以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宇文化及,小菜一碟。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荒淫程度超过隋炀帝,在叛军内部毫无人心基础。第五,李密总结教训的能力太差。杨玄感在黎阳举兵反叛朝廷,攻洛阳不下,又想西上攻长安,结果彻底失败,李密当时是亲自参加的,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这一次,李密却重蹈杨玄感的覆辙。第六,李密作为起义军领袖,最后向朝廷乞降,先失节,后失败,使他败得一无所有。

窦建德河北农民起义军

窦建德,祖籍今河北故城人,世代农民,很讲义气,人缘很好。当过里长,因犯法逃亡,后来遇赦还家。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大征兵丁准备征讨高丽,窦建德也在征丁之列,并任二百人长。同时被征丁的同乡孙安祖,因为“家为水所漂,妻子馁死”,请求官府免征,结果遭到县令痛打。孙安祖忍无可忍,怒杀县令,官府追捕,孙安祖逃到窦建德处,窦建德将他隐藏保护了起来。这时山东境内爆发了邹平王薄起义,这是一粒火种,它的扩散效应很快出来了。窦建德同孙安祖有过一次深谈,先分析了隋朝岌岌可危的形势,然后对他说,“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我知高鸡泊(今河北故城县西南)中(水面)广大数百里,莞蒲阻深,可以逃难,承间而出掳掠,足以自资。既得聚人,且观时变,必有大功于天下矣”(《旧唐书·窦建德传》)。

窦建德策划孙安祖拉起了第一支起义队伍。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窦建德招收流犯少年几百人,“使安祖将之,入高鸡泊中为群盗”(《资治通鉴·隋纪五》)。窦建德本人仍在山东漳南隋军新兵集结地担任二百人长。当时河北境内接连发生张金标、高士达起义。地方官府察觉窦建德暗通起义军,把他的家属不分老幼满门抄斩。窦建德被逼上梁山,率领他手下的二百名新兵投奔了清河高士达农民起义军。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以窦建德为司兵。后来孙安祖被高士达杀掉,其部众收归窦建德统领。

长河诱歼郭绚军: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万余人,南下清河至高鸡泊一带(今河北与山东交界)围剿高士达起义军。高士达自知指挥能力不及窦建德,提升窦建德为军司马,“咸以兵授焉”(《旧唐书·窦建德传》)。窦建德让高士达负责看守辎重,对外放风说窦建德已叛他而去。窦建德自率七千起义军至长河(今山东德州以东)一带埋伏,派人向郭绚递“降书”乞降,表示愿意协助郭绚一起去歼灭高士达。郭绚信以为真,领军随送信人至长河,窦建德突然发起袭击,一举歼敌数千人,缴获战马一千多匹。郭绚率残部逃跑,窦建德领兵追击至平原(今山东德州市以东陵县),将郭绚残部一举全歼,斩郭绚首级带回献于高士达。窦建德一战成名,“威震山东”(《新唐书·窦建德传》)。

高士达兵败被杀,窦建德成为起义军领袖:

长河之战后,隋将杨义臣奉隋炀帝之命清剿河北境内的农民起义军。高士达在长河之战取胜后滋长了轻敌思想,命窦建德留守,他亲率主力迎战杨义臣。高士达初战获得小胜,“纵酒高宴”,放松了警惕。结果,杨义臣突袭,高士达被杀。窦建德鉴于兵少难守,毅然领兵北上,避开杨义臣锐锋,乘虚袭取饶阳(今河北饶阳)。窦建德进城后“抚循士众”,百姓踊跃响应,又得三千余兵。杨义臣认为窦建德“不足忧”,引军而去。窦建德率众返回平原,为高士达隆重发丧,安葬阵亡士卒,收拢残部,重振旗鼓。由于窦建德惜民爱士,地方官吏纷纷归附于他,队伍迅速发展到十多万人(《旧唐书·窦建德传》)。

建立政权和七里井大捷: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正月,窦建德自称长乐王,定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命所居曰金城宫,备置百官”(《资治通鉴·唐纪一》)。当年二月,李密在河南巩义建立瓦岗军政权,称魏公。这两个农民起义军政权南北呼应,对隋王朝构成了极大威胁。隋炀帝令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南下,“将燕地精兵三万讨李密”,并“诛翦”沿途起义军。窦建德得知这一消息后,撤出各据点,散布远遁豆子䴚(古盐泽,今山东惠民县北)的假消息,将几千精兵埋伏在河间县以南沼泽地带。薛世雄信以为真,认为“建德畏己”,在七里井宿营时不加防备。窦建德亲率“敢死士二百八十人先行,令余众续发”,夜间奔袭七里井。敢死队出发地点距七里井一百四十里,窦建德准备了两套方案。他对将士们说,如果天亮前能赶到,“则击袭其营”;如果天亮后才到达,就佯降,以保存力量。当他们离敌营还剩下一里多路时,天已亮了。窦建德心中“惶惑”,与部众“议降”。不一会儿顿起大雾,窦建德大喜:“天助我也!”立刻下令袭击敌营,“世雄士卒大乱,皆腾栅走。世雄不能禁,与左右数十骑遁归涿郡”。薛世雄在涿郡愧病而死(《资治通鉴·隋纪八》)。从此,窦建德声势大震,河北郡县纷纷归降于他。

窦建德的最后归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窦建德称夏王,定国号夏。第二年,窦建德率部进军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擒杀宇文化及。这本来是一个不小的胜利,却成为窦建德起义军变质的一个转折点。窦建德也从此改变了起义之初反抗隋王朝的初衷,在此哭祭隋炀帝,奉表皇泰帝(杨侗),成为行将彻底灭亡的旧王朝的殉道者。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窦建德竟领兵去援救王世充,兵败被俘,被斩于长安。

窦建德一生节俭,战中所获资财都分给将士,对老百姓有同情心,在统治境内劝课农桑,使生产有所恢复。因此,他死后,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县)的老百姓建造夏王庙,每年祭祀他。

窦建德被杀后,其部将刘黑闼隐归故里。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举兵复起,声势大盛,“悉复窦建德故地”。

杜伏威、辅公祏江淮农民起义军

隋炀帝危亡之际躲避江都,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农民起义军,则活跃在隋炀帝近旁,使他不得安宁。

杜伏威与辅公祏是同乡,都是山东济南以东章丘一带人,从小一起长大,家庭贫困。辅公祏姑母家以牧羊为业,他多次从姑家羊群中取羊送“家贫无以自给”的杜伏威。姑母家以偷窃罪将两人告至官府,两人为逃避官府缉拿,投奔了当地农民起义军。杜伏威年仅十六岁,却英勇善战,“出则居前,入则殿后”。他足智多谋,起义军每战“众用其策皆效”,故被“共推为主”(《新唐书·杜伏威传》)。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杜伏威、辅公祏率众进入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投奔起义军领袖左军行。因不受礼遇离去,率众南下,发展成一支活跃在江淮地区的重要农民起义军队伍。先后在淮南、盐城、六合等地痛歼追剿他们的隋军,威震江淮。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杜伏威上表隋越王杨侗归降朝廷,任东南道总管,封楚王。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杜伏威又降唐,任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封吴王,赐姓李。他攻克杭州、歙州等地,全部占领江南、淮南地区。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入朝,留居长安。

辅公祏随杜伏威一起降唐,任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不久,辅公祏诈称奉杜伏威之命起兵反唐,于丹阳(今江苏南京,隋末为丹阳郡治所)称帝,国号宋,修兵聚粮。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被唐将李孝恭、李靖、李世勣击败,退至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被老百姓抓获,送丹阳被斩。

由于辅公祏举兵谋反时,诈称受杜伏威之命,唐军没收了杜伏威在南方的田宅,诛杀了他的养子阚稜等,“伏威在长安暴卒”。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知其冤”,为杜伏威平反昭雪,“复其官爵,葬以公礼”(《旧唐书·杜伏威传》)。

隋末三支主要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们的结局都给人带来一种悲剧气息。

隋末乱世中的二十五位“露水帝王”

隋末乱世,时局动荡,天下大乱。各路豪杰,各种势力,各类人物,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许多人都想过一下“帝王瘾”。全国先后出现过二十五位“露水帝王”(有的称“帝”,有的称“王”)。兹辑录于此,可供一观。

一、杨侑:隋炀帝孙子。隋炀帝逃避江都时,命孙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长安。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李渊起兵攻入长安,“立代王侑为天子,遥尊炀为太上皇”(《旧唐书·高祖本纪》)。次年四月,杨侑禅让帝位于李渊。李渊降封杨侑为酅国公,死后谥恭帝。

二、杨侗:隋炀帝孙子。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末大乱,隋炀帝逃往江都,命杨侗与段达等七贵总揽东都洛阳政事。隋炀帝在江都被弑,元文都、王世充等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王世充在洛阳称帝,杨侗被幽禁于含凉殿,不久被缢杀。

三、向海明:陕西扶风人,原为佛教徒。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自称弥勒佛出世,率众起义,三辅(今陕西中部)百姓纷起响应,聚众数万,自称皇帝。后被隋将杨义成击灭。

四、刘迦论:延安人(一说今甘肃泾川人),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举兵反隋,占据雕阴(今陕西绥德),拥众十万,自称皇王。后被隋将屈突通击杀于上郡(今陕西富县)。

五、朱粲:亳州城父(今安徽亳州)人,初为县佐吏。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率众起事,自称迦楼罗王。拥众渡淮南下,活动于荆、沔及山南郡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楚帝。次年降唐。复投王世充,拜龙骧大将军。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李世民攻入洛阳,王世充降唐,朱粲被杀。

六、操师乞:又名操天成。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二月,与同里林士弘率众反隋,攻克豫章郡,自称元兴王。与隋军作战时中流矢身亡。

七、林士弘:饶州鄱阳人。隋末与同乡操师乞聚众起义。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攻克豫章郡。操师乞称元兴王,以他为大将军。操师乞与隋军作战阵亡后,以他为首,率众大败隋军于彭蠡湖(即鄱阳湖),声势大震。攻占虔州(今江西贛州),称帝,国号楚。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为唐军所破,躲入山洞病死。

八、李密: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反叛朝廷,李密参加,兵败被捕,押解途中逃脱,藏于民间。不久投身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因才略过人,成为瓦岗军首领。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十九日,在巩义正式建立起义军政权,称魏公。因杀翟让,人心离散。后降唐,复又反唐,被杀。

九、刘武周:瀛洲景城(今河北泊头)人,迁居马邑。骁勇善骑射,以军功任建节校尉。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杀马邑太守王仁恭,举郡起兵,自称太守。遣使依附突厥,攻占雁门、定襄、楼烦等地,突厥封他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勾结突厥攻占太原、并、介、晋、浍诸州,屡败唐军,席卷河东,威胁关中。次年,为秦王李世民击败,投奔突厥。后欲逃归马邑,被突厥所杀。

十、梁师都:夏州朔方(今陕西靖边)人,世为本郡豪族,任隋鹰扬郎将。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反隋,联兵突厥,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称帝,建梁国。唐初,多次联合突厥南下侵扰。后内部败乱,上下相疑。唐遣柴绍等率军将其击败,为其堂弟所杀。

十一、窦建德: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正月,窦建德自称长乐王,定都乐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窦建德自称夏王,定国号夏。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王世充,窦建德出兵救援王世充。李世民在虎牢关将窦建德击败俘获,押送长安被斩。

十二、萧铣:南兰陵人,后梁宣帝萧詧曾孙。隋炀帝萧皇后内侄,以外戚为罗川令。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岳州校尉董景珍、沔人张绣等人起兵反隋,推萧铣为主。进据巴陵,称梁王,建元凤鸣。次年称帝,迁都江陵,拥兵四十万。西起三峡,南至交趾,北距汉水,东达豫章相继依附。为人外宽内忌,诛杀大臣,致使人心离散,终为唐军所败,被杀于长安。

十三、薛举:金城(今兰州)人。骁勇善射,家产巨万,原为金城符校尉。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与子薛仁杲举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击败隋将皇甫绾,攻占鄯、廓二州,尽有陇西地,自称秦帝,以子仁杲为太子。遣仁杲攻扶风,势益强大,拥兵二十余万。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于高墌大败唐军,不久病死,其子薛仁杲继立。

十四、薛仁杲:《资治通鉴·唐纪二》作薛仁果。薛举之子,随父起兵反隋,割据陇西。父死继位为帝,诸将猜惧。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十一月,与秦王李世民战于折墌城(今甘肃泾川东北),兵败投降,被杀。

十五、郭子和:即李子和,蒲城(今陕西蒲城)人,隋朝任左翊卫。因罪徙榆林郡。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郡内大饥,聚众杀郡丞,开仓济贫,自称永乐王。联合梁师都,依附突厥,被封为平杨天子,不敢受;更署为“屋利设”。次年降唐,授灵州总管。后迁云州总管,攻梁师都,取宁朔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攻刘黑闼,以军功拜右武威将军,赐姓李。贞观中,为婺州刺史。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转黔州都督。以年老致仕,卒。这是得善终的一位。

十六、李轨:臧姑(今甘肃武威)人,世为本州豪族。隋炀帝时,补武威鹰扬府司马。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与曹珍、安修仁等聚众起兵,自称河西大凉王。联结突厥、吐谷浑,攻克河西五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军攻薛举,遣使册封李轨为凉王,任凉州总管。不久,李轨自立为帝。因内部纷争,人多疑惧,不恤饥民,怨声载道。唐高祖派安兴贵劝其归降,不从。安修仁、安兴贵兄弟引胡兵将其擒获,押送长安被斩。

十七、高开道:沧州阳信(今山东阳信)人。盐户出身。早先参加格谦起义军,以战功授将军。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格谦战死,高开道率余众转战燕地,占有临榆关、怀远(今辽河北岸)。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攻克北平(今河北顺平),夺取渔阳郡,自称燕王,定都渔阳。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受唐封为北平郡王,拜上柱国,改姓李,任蔚州总管。次年,复起兵反唐,仍称燕王。北联突厥,攻掠恒、定、幽、易等州。后为部将张金树所逼,自杀。

十八、宇文化及:代郡武川人,宇文述之子。隋文帝时任太子仆,数以受贿罪免官,仗太子庇护复职。隋炀帝即位,为太仆少卿,贪婪尤甚。隋大业初,从隋炀帝至榆林,违禁与突厥交易,以罪同其弟宇文智及被贬为奴。后复起用为右屯卫将军,随巡江都。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与骁果总领司马德戡于江都发动兵变,缢死隋炀帝,立隋炀帝侄秦王杨浩为帝,自为丞相。率军北上攻东都洛阳,被李密击败于童山。北走魏县,兵势日衰,叹曰:“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鸩杀秦王杨浩,即皇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次年,于聊城被窦建德擒杀。

十九、王世充:新丰(今陕西临潼)人,本西域人支颓䅶之孙,父为王粲养子,故姓王。隋炀帝时,任江都通守,监领宫监,善奉迎。隋末农民起义军纷起,他暗结豪强,收买人心。镇压江淮间多起农民起义军。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受命率兵五万救援东都洛阳,与李密大战洛口,败绩。次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缢杀隋炀帝,他与元文都等立杨侗为帝,自为吏部尚书、郑国公。后杀元文都等,进位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军事。于偃师打败李密后,拜太尉,自称郑王。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废杨侗,称帝,国号郑。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军围困东都洛阳,降唐,至长安,为仇人所杀。

二十、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世为豪族,吴兴太守。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发兵下余杭、毗陵、丹阳,据有江表十余郡,自为江南总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称梁王。后被李子通打败,投江自杀。

二十一、李子通:沂州氶县(今山东枣庄)人,少以渔业为生。大业末,进入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参加起义军左少相部。以宽厚得众心,归者万人。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渡淮与杜伏威部联合,谋杀杜伏威未成,被隋军打败。率众奔海陵(今江苏泰州),自称将军,后称楚王。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据江都,称帝,国号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被杜伏威击败,押送长安。次年,谋再起,南逃至蓝田,被捕杀。

二十二、刘黑闼: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人,少家贫,为窦建德友。隋末,从郝孝德起义,入瓦岗军,后为李密裨将。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逃归窦建德,为将军,封汉东郡公。骁勇多谋,所战多克。窦建德败亡,隐归故里。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再以千余人举兵,连克漳南、冀州、洺州,至宗城(今河北威县东),北方诸郡起义军纷纷响应,恢复窦建德势力范围。北连突厥,徐圆郎举齐、兖之地来归,其势愈盛。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于相州(治今河南安阳)称汉东王,定都洺州(治今河北永年县)。翌年被唐军击败,被杀于洺州。

二十三、辅公祏: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从杜伏威降唐。杜伏威应召入朝前,暗削其兵权,嘱部下王雄诞“防其变”。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诈称奉杜伏威之命起兵反唐,于丹阳称帝,国号宋。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为唐将李孝恭等击败,逃至武康,被百姓擒获送官,斩于丹阳。

二十四、高昌王麹□,年号义和。南朝萧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麹氏在高昌立国。麹氏王朝全盛时期,辖地以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为中心,西接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东连敦煌,南至罗布泊以南,北邻敕勒(天山北麓)。唐太宗时期的高昌王是麹文泰,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被灭,其地置西昌州,后改西州。

二十五、杨浩,隋炀帝侄,封秦王。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立杨浩为帝,实际上将他看押,对外把他当傀儡遮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