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先秦时代的文化科技发展怎么样?

先秦时代的文化科技发展怎么样?文化的范畴说法不一,本文将学术、宗教信仰、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都包括于其中。先秦与秦的学术,主要可包容于文字学、思想史和史学史范围。

先秦时代的文化科技发展怎么样?

文字是记录思想和语言的符号,文明的载体。作为汉字前身的先秦文字,孕育于六七千年前原始图画和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伏羲氏造书契的传说,表明在五千年前,图像已经由逼真向线条化演变,并有了表意文字。黄帝时的仓颉对文字予以改进,出现了假借字。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西周初年,字体从圆形向整齐方正演变,逐渐线条化、平直化。战国时期文字剧烈变化,各国写法不尽相同,逐渐形成了工整和草率两种字体。工整的一种是篆书的起源,草率的一种是从篆书向隶书过渡的草篆。秦灭六国以后,统一文字,广泛地推行小篆,划一了文字的形体。同时,隶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国古文字这样早就摆脱单纯的象形,成为一种与语言相统一,又与方言相区别,兼有表音、表意,可以互相搭配为无数词的文字,这是世界上最具智能、简约性和稳定性的文字,对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华夏民族的凝聚起了无比巨大的作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易经》,有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洛书的东西,是烧灼卜骨的表现,是远古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的实践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串联、互相渗透的反映。相传伏羲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复排列,而画为八卦,将天地间万物的现象都包括于其中,这是原始的易。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其所以称为“易”,郑玄解释有三义:一是简,二是变易,三是不易。就是讲万物之理有变有不变,现象在不断变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又是不会变的,这就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抽象出了理论上十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旧说到春秋后期,孔子对《周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完成十翼,即《易传》。这样,《周易》就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

孔子以《周易》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合关系为出发点,综合三代以来思想文化的精髓,寻求挽救世风颓废、礼乐崩坏的方法,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孔子看来,仁就是爱人,孝悌是仁的根本,礼是仁的规范,提倡为了实现仁的最高道德境界而献身。仁的思想推行于政治上,就是行德治、礼治。整顿政治的方法是正名。人们应该修身、齐家,然后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比孔子稍前的老子,创立了以道为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从道出发,主张人要顺应自然,无争于世,返朴归真,培养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蕴涵了许多理论生长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经过孟子、荀子和庄子的阐发,形成儒家和道家学说,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战国时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对学术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上士阶层的形成和统治者的提倡,许多学派纷纷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最有影响的,除了儒道二家以外,还有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以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以张仪、公孙衍、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等。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广授弟子,参与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渗透,学术思想极为繁荣。秦统一六国,崇尚法家,兼用阴阳家,焚书坑儒,迷信暴力,将法家学说过分夸大君权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史学是对人类历史和经验的记录与总结。人们最早的历史意识是与氏族制度和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对氏族图腾和祖先的了解,是氏族成员最早的历史知识,口耳相传,是这一时期历史传递的方式。传说,从黄帝时开始,就有司文字工作的史官。他们保管档案,记录君王的言行和当代的历史,以作为施政的借鉴。史官制度至周代成熟,设有大史、内史、小史、外史、御史、柱下史、女史等,分掌各项文书工作。大史又称右史,内史又称左史,他们主要负责记录君主的言论和事迹。编年史体产生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前,它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使历史记载系统可靠,是一项重大的发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有史官,史官编纂的编年体史书称为《春秋》、《乘》、《梼杌》等,编纂的记言体史书称为《语》。孔子晚年参考各国史书,按照自己的历史观,将鲁国编年史予以笔削,整理成《春秋》,对史事进行严格的褒贬,开创了私人修史之风,标志着褒贬史学的诞生。战国时,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史学的繁荣,出现了《左传》、《国语》、《国策》、《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多种体裁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中,也有许多卓越的历史见解。秦王朝在政治和文化上实行极端专制主义的统治,将《秦记》以外的诸侯国史书全部焚毁,阻碍了史学的发展。

宗教信仰,在新石器时代是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自然崇拜指的是对山川、日月、巨石、树木、动物的崇拜,具体表现为图腾崇拜和占卜的习俗。生殖崇拜指对人类自身繁衍能力的崇尚。在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人形陶壶上,塑了一位有明显乳房和生殖器的女性。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出土有一腹部突起,臀部肥大,有女阴标志的孕妇塑像。至于形如男性生殖器的石祖、陶祖,则到处都有发现。许多原始岩画表现有男女交媾的形象。夏商时,对天的崇拜演变成对帝(或上帝)的崇拜,对地的崇拜成为对名山大川的礼敬,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演变成正式的敬祖活动。人们认为,帝或上帝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王为上帝之元子,受命于天,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的生死病痛都是上帝左右和鬼神作祟的结果。因而,迷信很浓,遇事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上帝和鬼神的意愿。并经常进行祭祀,以乞求神灵和祖先降福。而巫则是沟通人与神的桥梁。祭天在圜丘,祭地在社,祭谷在稷,祭祖在宗庙。西周的宗法制度,是祖先崇拜在政治和礼制上的反映。不同时代,人们对上帝的态度是有区别的,殷人是敬天残民,周人是敬天保民,春秋时是重民轻天,战国时是应天常、尽人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的解放,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从天命论中摆脱出来,而重视人的作用,认为吉凶由人,民是神的主宰。荀况甚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秦始皇企盼长生不老,迷信方士神仙,使其得以发展。

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部落酋长或巫史的言传身教,主要是进行劳动经验、原始礼仪和部落历史的传授。文字产生后,才有了萌芽的学校。传说,五帝时有成均之学、米廪之庠。夏时王朝的学校称为序,地方乡学称为校,都是教练射箭和教育伦理的场所。商代的学校,有瞽宗、大学和庠等名称。庠教育书写辨认日常用字,瞽宗和大学进行道德、音乐、军事、礼仪和一般文化教育,培养统治人才。地方学校称作序。西周时,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进行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技能的基本训练。十五岁以后入大学。王朝的大学名辟雍,诸侯的大学名泮宫。其教学内容逐渐形成为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即以道德礼仪为主的礼,以诗歌、音乐、舞蹈为内容的乐,射箭的射,驾驭战车的御,识字和书写的书,计算的数。夏至周的官学,同时也是贵族养老之处。平王东迁以后,王朝势力衰微,贵族官学衰落,文化下移,代之而起的是私人讲学之风。那些熟悉六艺的缙绅先生逐渐带徒授业,转化为私学教师。郑国的邓析向学生讲授他自著的《竹刑》。鲁国的少正卯和孔子同时收徒讲学,孔子的学生三盈三竭,竞争颇为激烈。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一位教育家,学生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对学生进行教育,设置了六艺的课程,有一整套教育理论和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同时都是私学的教师,他们传授各自的研究心得,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发展。而齐国的稷下学宫,则是一所类似现代大学的著名官学。《管子·弟子职》,就是稷下学宫的学则。秦朝在中央设博士官七十人,负有教育诸生的责任。郡县则设有学室,对各级官吏的子弟进行文字、书法、法令的教育。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母敬《博学篇》,是统一的教科书。秦初的私学仍很盛行,他们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派思想,对政治进行评论。李斯认为私学对政权危害甚大。秦始皇于三十四年(前213)下令禁私学,焚诗书,学子只能以吏为师,学习法令,使教育受到严酷的摧残。

文学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口头创作,先秦典籍中上古神话传说的片断,是这些口头创作的记录,表现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和先民的想象力与艺术天才。商代的甲骨卜辞已略具文学意味,有的还汇集了民间的歌谣。如:“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犹若一首绝妙的唱辞。《尚书》汇集了虞、夏、商、周历代统治者的部分谈话记录、讲演词、命令和宣言等,叙事井井有条,文字错落有致,讲究文采,是古代散文的开端。《诗经》是周代乐官歌辞的选编,包括地方民歌的风,贵族应酬歌曲的雅,庙堂唱词的颂三种体裁。以赋、比、兴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艺术上达到比较完美的境界。战国时代的散文创作十分兴盛,有各种历史散文、诸子的散文和其他散文作品。这些散文都用接近口语的文字写成,或汪洋恣肆,或娓娓动人,或激情横溢,或绚烂多彩,或譬喻连珠,或剖析透彻,或逻辑严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使屈原的诗作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宋玉的作品,在模仿屈原的同时,对楚辞有发展和创造,在骚体中变化出赋体,对后代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秦朝实行文化专制,留下的文学作品极少。李斯的散文善于排比,文风峭刻,碑文刻意模仿雅、颂,大肆阿谀颂德。秦代流传下来的民歌,如“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对残暴统治进行了血泪控诉。

艺术包括音乐、舞蹈和美术等。

音乐和舞蹈的起源很早,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有骨哨、陶哨、陶埙等乐器,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陶盆上绘有三组五人一队的舞蹈图案,是文明以前舞蹈的物证。传说,远古葛天氏时的舞蹈,三人一组,手挥牛尾,踏足而歌。所唱之歌有《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万物之极》八阙。这说明,上古的音乐,是人们对劳动、创造和天地祖宗情感的自然流露。据说伏羲氏发明了瑟,颛顼时有承云乐。舜时的乐官名夔,他指挥人们装扮成各种野兽,和着磬声跳舞,称为百兽率舞。用多种乐器演奏的韶乐,据说很美,孔子在齐闻韶乐,如痴如醉,竟三月不知肉味。夏代有石磬、陶埙、陶铃等乐器,流行九辩、九歌。商代已经有了根据音程高低组成的编磬、编铙,三至五枚一组,有了鼓、龠和五孔的埙,可以合奏出动听的音乐,奠定了十二律的基本体系。乐师有大师、少师、播鼗、击鼓、亚饭、三饭、四饭的分工。巫乐、巫舞也很流行。西周形成了注重等级的礼乐制度,不同等级、不同场合,都有规定的礼仪和音乐。天子享用八佾之舞,由八八六十四人演出。诸侯用六佾之舞。大夫用四佾之舞。士用二佾之舞。乐器的配制也有宫悬、曲悬(轩悬)、判悬、特悬的不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磬,就是一套难得的曲悬实物。西周的大武乐舞,分为六段,以音乐、歌唱,配合武士们粗犷的舞姿,代表了三代乐舞的最高水平。《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配有乐谱(颂还配有舞蹈)的唱辞。大雅音调沉厚,小雅音调轻快,颂的节奏迟缓板滞,一唱三叹。春秋时,各诸侯国间常以女乐作为赠馈,师旷、师涓,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孔子重视音乐对了解民情,陶冶情操,引导社会风气的作用,大力搜集研究音乐,总结音乐的规律,以乐作为教育的课程之一,对先秦音乐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战国时,屈原的《九歌》,是对楚地民间一场宏大祭祀歌舞的生动纪录。秦青和韩娥是著名的民间歌手。琴师伯牙演奏的《高山》、《流水》两首琴曲,一直流传至今。当时,音乐的五声、八音、十二律的理论已经形成,对以后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六国,促进了各地乐舞文化的交流。朝廷设有专管乐舞的大乐令,有专任采集民歌的乐府令,有象征天下一统的巨型天子乐器——宫悬。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极爱欣赏乐舞,秦始皇作有《祠水神歌》,博士作有《仙真人歌》等。

美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人们将红色涂于皮肤上,将石珠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在岩石和陶器上绘刻出各种形象和纹饰,表现了先民对美的追求。1995年,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现的一只彩陶盆,上面绘有四组对称的双人抬物图案,是五千六百多年前的一件珍贵艺术品。黄帝时曾绘有蚩尤的画像到处张挂。青铜器流畅多样的形态和美丽复杂的纹饰,各种玉石的动物和人形雕刻,代表了商周工艺美术的高度水平。武丁用画像来寻找傅说,说明商代人物画法已基本成熟。目前保存的最早的帛画,是先后发现于湖南长沙战国墓中的《人物龙凤图》和《御龙图》。前者用墨线勾画出一龙一凤一妇人,后者画一佩剑男子驾驭着一条巨龙。战国铜器有水陆攻战纹铜壶、燕乐射猎铜鉴、水陆攻战纹铜鉴等图案。自周至秦都盛行殿堂壁画,孔子曾在明堂观周代壁画,屈原《天问》中反映了楚国宗庙壁画的盛况。秦咸阳宫遗址中发现有残存的壁画车马图。骊山秦陵东侧的兵马俑坑,有约八千件真人大小的陶俑,造型生动逼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秦和秦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尤其在天文、历法、数学、力学、光学、化学、地学、医药等方面,成就突出。

天文历法知识萌芽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为了农业的需要,人们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时间和节气。传说,神农氏制定了最初的历法。黄帝时羲和与常仪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颛顼时设有火正一职,专门观察大火星(心宿二)的出没,以制定历法,指导农事。《大戴礼》中的《夏小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人的天文历法知识。夏人将一定的天象和物候糅合在一起,制定了夏历,开始用干支记日,有了旬的概念,以月亮圆缺周期为一月。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周代用圭表测影的方法确定季节,并能定出朔日,用干支记时。春秋时已经确定了二十八宿的概念,将天球黄赤道带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组,建立了便于描述天象变化情况的准确的参考系统。有世界上关于天琴星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产生了古四分历,取回归年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并采用十九年七闰为闰周的历法,闰年为三百八十三日,比欧洲同类历法早五百年。当时各诸侯国使用的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种历法,都是年首不同的四分历。战国时,杰出的天文学家齐人甘德著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著有《天文》。他们发现五大行星中的荧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现象,测定金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长度,并定火星的恒星周期为一点九年,木星为十二年,与现代科学测定极为相近。石申对二十八宿距度和其他一些恒星入宿度的测量,是早期恒星定量观测的重大成果。战国时,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安排大致齐备,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秦朝实行颛顼历,以夏正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尾。

数学萌芽于先民对事物数量和形状的认识。传说,黄帝时已经有了规、矩、准、绳等几何工具。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万的数字,明确的十进位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周人掌握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方法,定圆周率为三,八卦图像中有正负数和二进位制的萌芽。春秋时,九九乘法口诀已成为士人的普通知识,有了分数的概念。周人商高发现了勾股定理和以近似三角形原理为基础的测量学理论,是见于著述的古代第一位数学家。战国时的《墨经》中,有许多几何命题,如两条平行线之间等距、三点共一直线、同圆的半径相等、矩形四角皆为直角等。发明了计算工具算筹,用十根小棍摆成不同的形状来表示数字,进行计算,大大加快了计算的速度。《考工记》中有分数的简单运算法和特殊角度的概念与名称。《周髀算经》的成书可能在汉初,但它是先秦测量学的经验总结,其中使用了相当繁复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

力学知识在《墨经》中也有很好的阐述。认为,力是人体所具有的使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手段,指出杠杆平衡与两端的重量和力臂的长短都有关系,发现船的形体大小与其在水中下沉深浅有一定的均衡关系,是关于浮力原理的朴素表述。

光学知识在很早就得到应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陕西扶风黄堆村发现的一面西周阳燧,利用球面镜聚焦的原理,在强阳光下,仅三五秒钟就能点燃易燃物,产生明火,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金属取火用具。《墨经》中对针孔成像、影子的生成等光学现象,进行了实验、观察、分析和科学的说明。

化学知识的最早应用,是新石器时代人们从自然发酵现象中发明了酿酒技术。夏商时酿酒已很普遍,西周时发明了制作曲糵(酒药)的技术,知道天然气可以燃烧。染料和漆都是化学知识的应用。战国时,《考工记》对青铜合金中各种成分比例(六齐)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化的规则。已经知道用草木灰浸液洗涤衣垢。秦朝时,从丹砂中炼制水银(汞)的技术有很大发展。据测定和推算,秦始皇陵中大约有一万六千二百五十五点二吨水银,需从约一万八千八百吨丹砂中炼出,不仅工艺复杂,规模之大,也是令人惊叹的。

地学知识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增加。周人已经有了地图,并知道地壳表面的情况不是静止不变的,会出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象。《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的内容。《禹贡》依自然条件,进行分区和区域对比,带有自然区划思想。《管子·地员》关于土壤分类的知识,有重大的地理价值。对于天地为何能不坠不陷,时人有水浮说、气举说、运动说等解释。慎到提出浑圆的天的概念。《周髀算经》阐明了盖天说。

医药的始祖,传说是神农氏,他亲自品尝各种草木的滋味,以自己的身体做药理试验,采药给人治病,知道了如何辨别色脉,发明了针石。夏商时,医巫不分,贵族有病都要进行占卜,对许多疾病有所认识,也有一定的药物治疗。已经有了汤液,知道用砭石切割肿疡和放血等。周时,巫、医分途。王朝有专门的医师,其下,有专司饭食的食医,专治内科的疾医,专治外科和伤科的疡医,专治牲畜的兽医。有了病历记录和报告,并初步了解了某些疾病与季节变化的关系。《诗经》和《山海经》中记载的药物达一百多种,在使用方法上,分为口服、沐浴、佩带、涂抹等多种。春秋时,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致病说,为医药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战国名医扁鹊精通妇科、五官科、小儿科等,用切脉、望色、闻声、问病的四诊法进行检查,以砭石、针灸、按摩、汤液、熨帖、手术、吹耳、导引等法综合治疗,被视为神医。战国时已有了关于经脉、医方和医疗体育的专门著作。《黄帝内经》重点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兼述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多方面内容,为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718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