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2:54:25 0

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例如《诗经·唐风·山有枢》说:“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论语·公冶长》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当然,马车之外还有牛车等),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这是说乘肥马驾的车。古代驾二马为骈(pián),驾三马为骖(cān),驾四马为驷(sì)。《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这不在于说他有四千匹马,而在于说他有一千乘车。

古人说“服牛乘马”,可见马车之外还有牛车。马车古名小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yú),这是乘人的部分(所以后世轿子也叫肩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从舆的后面上车。(此据古书所记。近来考古发掘,知道上古车舆有的是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六角形,有的周围是高起的栏杆,后面留有缺口,以便乘者升降。)《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suí)”,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用的。

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但是“妇人不立乘”,见《礼记·曲礼上》)。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做輢(yǐ)。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扶手,叫做式(轼)。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式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这种致敬的动作也叫做式(但是“兵车不式”,见《礼记·曲礼上》)。所以《檀弓》说:“夫子式而听之。”一般车舆上有活动装置的车盖,主要是用来遮雨的,像一把大伞。

车轮的边框叫辋(wǎng),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gǔ)(孔是穿轴的),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còu)”,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汉书·叔孙通传》说:“四方辐辏。”

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驾着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作辖(又写作钓害),不让车轮外脱。辖是个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人间训》上提到“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軎(wèi,又写作轊),又叫轨。《诗经·邶(bèi)风·匏有苦叶》说:“济盈不濡(rú)轨。”古人常乘车渡水,这是说济水虽满并没有湿到车轴头,意思是水位不到半轮高。轨的另一个意义是指一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轮在泥道上碾出来的痕迹,又叫做辙。《礼记·中庸》所谓“今天下车同轨”,并不是有人把天下的车辙大小都规定下来,而是规定了车子的统一尺寸,车轮的轨辙就自然一致了。

附带说一说轫(rèn)。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辕是驾车用的车杠(gàng),后端和车轴相连。辕和辀(zhōu)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夹在牲畜两旁的两根直木叫辕,适用于大车;驾在当中的单根曲木叫辀,适用于小车。(此据古书所记。近来考古发掘,知道上古乘人的马车多为独辕直木。又,汉代乘人的车,种类复杂化,车辕成双,驾车的马以一匹为常,这里不细说。)所以《左传·隐公十一年》说:“公孙阏(è)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jiā)辀以走。”

车辕前端驾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叫作轭(è)。轭和衡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轭用于大车,衡用于小车。所以《论语·卫灵公》说:“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此据古书所记。根据考古资料整理出的结论与此不同,可参考本书第176页安阳小屯车马坑M20出土乙种车复原图。)

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叫做輗(ní)。輗和軏(yuè)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輗用于大车,軏用于小车,所以《论语·为政》说:“大车无,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cān)乘,又叫车右。所以《左传·宣公二年》说:“其右提弥明知之。”兵车情况不同。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叫做车右。一般兵车则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一人持弓,右边甲士一人持矛。

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一说服之左曰骖,右曰騑(fēi)。笼统地说,则骖和騑是同义词。所以《楚辞·九章·国殇》说:“左骖殪(yì)兮右刃伤。”王勃《滕王阁序》说:“俨骖騑于上路。”

古代贵族的车马还有若干装饰附件,不一一叙述。

上文说过,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孔疏:“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时始有单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是也。”但是孔疏又引刘炫的话,以为左师展“欲共公单骑而归”,这是“骑马之渐”(开端)。我们认为春秋时代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渐渐盛起来的。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1 “天子驾六”车马坑 东周 2006年河南省洛阳市唐宫西路出土(摄影:张晓理版权提供:人民网)

这辆车的车厢壁不高,所以乘坐的人都应该是坐着而非站立的。汉代以前绝大多数马车都不超过四匹马,这辆车却使用了六匹马。这在东周是至高无上的级别,坐在车里的人,是东周天子。

理论上讲,天子的马车是不需要他自己驾驶的。车上坐着的除了天子,在他身左应该还有一位负责驾车的驭手。照片中的围观少年正望向车厢中东周天子的座位:天子身后,日光下只有一片2006年夏末飘零的绿色梧桐树叶。春风桃李花开,秋雨梧桐叶落,已经又是一个不同的人间了。

周代天子(即周王)的车舆(yú)制度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天子驾马之数有两说:许慎、王肃等认为周王乘六匹马拉的车(天子驾六,诸侯卿同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一,可参考《春秋公羊传》《后汉书·舆服志》等);郑玄等则以为周王乘四匹马拉的车(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可参考《周礼》《诗经·鄘〈yōng〉风·干旄〈máo〉》孔颖达疏等)。

洛阳是东周(东周就是我们说的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都城,即周天子居住的城市。2002年10月,洛阳在建设城市中心广场时发现了六匹马驾一车的遗迹;2006年8月,洛阳市唐宫西路又发现一座保存更好的“一车六马”车马坑;2006年11月,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yuán)发现了战国秦的“亚”字形大墓旁边六马车的陪葬坑。学界普遍认为,洛阳的两处“六马车”都是“天子驾六”的实物,即东周天子的马车。而西安秦国六马车的主人,有人猜测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也有人认为是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秦二世)

三座“天子驾六”车马坑实物都是东周时期的。至于西周时期是“天子驾六”还是“天子驾驷(sì)”,尚需要考古学证据,且待来日。

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天子的陵墓,也就是所谓西周王陵,从来没被发现过。

洛阳六马车的主人的大墓,也就是东周王陵,理论上讲应该距车马坑不远。东周历时515年,一共二十五位周王,应当有二十五座王陵。考古学界有人认为,其中有八座位于洛阳金村。这八座东周王陵都是“甲”字形大墓,在20世纪20年代被盗挖摧毁,文物彻底流散。余下十七座,一直都还未被找到。洛阳天子驾六以及陕西周公庙遗址的发现,或许可以在不远的未来带我们找到东周以及西周的王陵。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王陵是不会被发掘的。所以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附近的两座“甲”字形大墓,也被保留,未予发掘。(2008年年底,湖北江陵熊家冢也发现了六马车遗迹,具体文字材料尚未发表。)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2  1936年河南安阳小屯车马坑M20出土乙种车复原图 (据石璋如) 商代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3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二号铜车马复原图 (据《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 秦代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4 曾侯乙四兽云气纹箱展开图 战国 长72厘米、宽48厘米、高36.5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盖面上有四只兽,衣箱侧面绘有相对两兽,兽左有一人手持木棒击打另一手揪住的鸟。衣箱另两侧分别画一对鸟和一对互钩的云纹。

衣箱上所绘的人击鸟的图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夸父逐日”,鸟代表背着太阳飞行的“日中金乌”。

箱盖上奔腾于云气纹之上的四兽可能代表的是二十八宿中房宿的天马。《尔雅》郭璞注说:“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另一件衣箱(见《天文》一章关于“曾侯乙二十八宿衣箱”的图注)的侧面,我们也能看到四兽组成的“天驷”。

天马拉的车都是四马车(此即所谓“天驷”),可见四马车的级别之高。

又比如,我们平时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里的“驷马”意思也是四匹马的车。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5  1990年山东淄博市后李村一号车马坑出土四马车复原图 (据刘永华)春秋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6a 四马车的六辔系结法 (据孙机)

商代的马车大多是两匹马拉的车。从考古发现来看,四匹马拉的车基本上是商代晚期出现的。四马车中间的两匹马叫服马,左右最外侧的两匹马叫骖(cān)马。驾驭四匹马的缰绳一共有六根,这就是所谓“六辔(pèi)”。六辔的系结法是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后才被人们所知的。

四马车向前的驱动力主要由中间的两服马提供,而骖马则起控制方向的作用。驾车的驭手通过最左辔和最右辔牵动骖马马头朝向,骖马拉动服马嘴上的衔环,从而牵引服马,带动马车转向。

另外,图中虚线表示的是从骖马前胸直接连到车架的“靷(yǐn)”(传递拉力的皮带)

四马车和两马车相比,除动力性能大幅度提高外,方向控制和拉力传递上有了双保险。如果服马身上的“轭(è)”或“靷”在战场上断裂,骖马仍可以拉车前行;如果控制骖马的最左辔或最右辔断裂,驭手仍可以用中间四辔完成对四匹马的控制。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6b 四马车的六辔系结法 (据《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

每匹马身上都有两根缰绳(辔),四马车中四匹马共有八根缰绳(“八辔”)。然而《诗经》永远只说“六辔”。《列子》中甚至说,驾六马车也只用六辔。秦始皇陵铜车马的发掘整理者拼对残断的缰绳,认为出土的两套铜车马都是将两匹服马的“内辔”系在车轼(shì)前的觼(jué)环上。这里说的“内辔”指的是八根缰绳中最靠近车辀(zhōu)的两根(即“左服”的右辔和“右服”的左辔)。余下六根缰绳(所谓“六辔”)则牵挽在驭者手中。

山东淄博后李村一号车马坑资料整理者的意见与秦始皇陵铜车马整理者大致相若,而前文所述孙机的意见则与此有相当的不同。这两种意见孰是孰非,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资料尚无法澄清。(秦始皇陵铜车马进行的基本上是不可逆修复。修复拼对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错误现在已经不具备纠正的物理条件了。)单从六辔系结的功能性来看,孙机的意见更好一些。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7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觼(jué)环结构图 秦代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

轼,是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觼,是一种有舌的环。“内辔”就是系在觼环上的。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8 釭(gōng) 战国晚期 1973年河北易县燕下都第二三号遗址出土

 锏(jiàn) 西汉 1968年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

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就是车轴。车轴因为要承力和承受摩擦,是车上最容易出问题的核心部件。

古代的车的车轴是固定在车厢上的,并不旋转。车行走时,套在轴上的车轮不断旋转。车轮与轴接触的部位叫做毂(gǔ)。

毂如果不加处理,完全由木制,强度是不够的。古代车战中用车軎(wèi。軎是套在车轴最外端的轴套)撞击对方的车毂,这就是《晏子春秋》里说的“毂击”。一旦车毂开裂,车轮就会倾斜甚至脱落,车也就无法前进。

增加毂的强度的方法是在毂外和毂孔里加金属套,毂外加的防止毂开裂的金属套叫“輨(guǎn)”,毂内加的直接和车轴接触的金属套叫“釭”。与此相对应,为了提高轴的强度和耐磨性,轴上钉有“锏”。车前进时,毂和轴实际接触的部位就是釭和锏。

从出土品看,釭和锏基本上出现在春秋时期。即使在冶铁业并不发达的春秋时期,釭和锏的材料一般都使用铸铁。又比如,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一枚铁锏经检测,使用的也是灰口铸铁。《左传》和《史记》等书中还有往釭和锏中加油膏的记录。铸铁制的釭、锏之间加入油膏,实际上相当于我们今天概念里的“轴承”。

釭字的另一个意思是油灯。釭字作油灯讲时,读为gāng;釭字作车毂内套讲时,读为gōng。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9a 青铜制车軎(wèi) 战国 通长7.2厘米 1974年河北平山中山国月昔学墓出土

11-9b青铜制车軎 战国 通长约41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軎是装在车轴最外端的轴套。中山国古代文化常识——车马(cuò)墓出土的车軎纹饰华美。车軎上有一个方环。车軎装在车轴上时,方环下垂,上面挂铃。挂在车軎上的铃叫“飞”。因为车轴是固定不转的,所以车軎也是不转的(只有车軎不转,才能利用车軎上的方环挂飞铃)

曾侯乙墓出土的带矛车軎与中山国古代文化常识——车马墓出土的车軎形成了鲜明对比。軎上的矛在车战“毂击”中除了可以用来击裂敌人战车的车毂,还能绞断敌人战车车轮的辐条。曾侯乙带矛车軎是战国时期的“重型武器”。装有这种车軎的战车也叫做“销车”,在毂击之外还有杀伤步兵的能力。

带矛车軎在强大的杀伤力之外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这种车軎很长,在毂击中绞断敌车车辐的同时也会导致自己倾斜、翻倒甚或和敌车卡死在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大幅增加安装带矛车軎的战车的自身重量,可是这样一来又丧失了战车的轻便性能。这种车軎的装饰性大于功能性,所以始终不是非常流行。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10 车盖结构名称图

中国最古老的伞出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初期,是装在马车上使用的。马车上的伞,在汉代的名字叫“车盖”。伞顶正中央插伞骨的构件,叫做“盖斗”或者“保斗”,大多由青铜制成。辐射状排布的竹木制伞骨,叫做“盖弓”。在盖弓的末端,插有青铜制的“盖弓帽”。盖弓帽中部一般都有一个名为“蚤”的小钩,用来钩住伞顶上所覆的盖布。

《考工记》和《大戴礼记》上都说,盖弓一般有二十八根,象征天上的二十八宿。从实际考古发掘结果来看,很多汉代车盖的盖弓数量却不到二十八根。

从西周一直到东汉,考古发掘所见到的车盖都不能像后世的油纸伞那样自由开合。不能自由张开、收拢的车盖在安装或拆卸时都相当不方便。风太大或者加速赶路的时候,摘除下的车盖假如不能迅速收拢,就只能被丢弃。这很明显是不现实的。我们猜测,先秦时期中国应该就已经有了可以轻松地张开、收拢的车盖。且待未来考古发现证实。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11 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 秦代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

“安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安车和战车的概念相对应互补。安车是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对速度的要求不像战车那么高。一般驾驶战车的人以站在车上居多,而安车上的人一般都是坐着的。秦始皇陵出土的这辆车的一条铜辔上写有红色文字“安车第一”,说明这辆车在秦代属于安车。这辆车的车厢不算太高,人在里面可以坐或者躺,但是无法站立。秦始皇陵出土的这辆车的车厢三面有窗,可以根据天气冷热选择关窗或开窗,所以又叫辒辌(wēn liáng)车。

秦始皇东巡病死后,秘不发丧的李斯等人就是用辒辌车将秦始皇运回咸阳的。因为天热,秦始皇的尸身在辒辌车内发出腐臭。李斯和赵高还专门拉了“一石”(秦代的“一石”合今天ISO单位的30Kg)恶臭的鲍鱼来消除人们的怀疑。所以到了汉代,开有车窗的辒辌车成为专门运死人的丧车(滑稽的是,运死人的车上安装窗户实际是多此一举的事情)。而“安车”则将辒辌车淘汰,辒辌车再也不属于安车之类了。

本图中的车也是四马车,结构细节可参看图11-3。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12 车马仪仗 西晋 社会征集品(传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西晋墓出土)

武威雷台青铜车马仪仗队不是科学出土品。雷台大墓的发现者是当时挖防空洞的农民。他们将出土器物运走私藏,计划卖废品牟取少量现金。主要铜器后被武威县文化馆的党寿山追回。车马仪仗排列关系的科学记录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现在的陈列排布完全是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个人想象”的产物。)甘肃省博物馆本来也没有把这批出土品当多大回事。1971年郭沫若到甘肃参观泾川大云寺出土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时,在库房中偶然看到了车马仪仗中通高34.5厘米的青铜“马踏飞燕”,大为赞赏。经过郭沫若的宣传影响,武威车马仪仗才得以名扬天下。(《文物》杂志在1972年公布了这个墓的“简报”,将它说成是“东汉墓”。正式的发掘报告至今未发表,因为根本没有正规发掘记录。)

雷台大墓的墓主人姓张。墓室顶部绘有莲花,墓里还出土有晋代典型的铜叉、独角兽以及直径仅1.6厘米的小“五朱”铜钱。在这些证据的基础上孙机指出,武威雷台大墓是西晋的墓葬。过去文献中所谓“武威雷台汉墓”的说法是错误的。

车马阵中有一匹马踏在飞鸟的背上,意味着它是真正的行空“天马”,既而暗示整个车马仪仗都是肆意穿行天空的队伍。在近年国家文物局主持的全国博物馆藏文物定级中,“马踏飞燕”被评定为一级甲等。

马脚下的钩喙(huì)方尾的鸟,其实并不是受惊回头的燕子。周本雄以为,这只鸟表现的是比燕子飞得更快的游隼(sǔn)。孙机进一步指出,铜奔马同一侧的两腿同时凌空腾踔(chuō),而一般的马却只能同时抬起呈对角的两腿。这种特异的步姿叫作“对侧步”。马用“对侧步”跑动的速度会更快,颠簸也更小。在唐太宗昭陵六骏之一的“特勤骠”石雕上,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步姿。

铜奔马出土时,马脸上还有粉、红、绿等颜色的彩绘,由于人为的原因,没有保留下来,也没有留下详细的记录。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古代文化常识——车马

11-13 陶牛车 北齐 长53厘米、高31厘米 1955年山西太原蒙山圹坡地张肃墓出土

牛车又叫柴车。西汉时牛车是规格比较低的车。到了东汉中期,很多士大夫已经乘牛车。到了东汉晚期,牛车代替了马车,成为官员、贵族乃至皇帝的代步工具。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27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