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髀肉之叹”:刘备在荆州的蹉跎岁月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5-06 23:48:04 0 刘备

曹操进攻汝南,刘备只好投奔荆州刘表处。这是刘备的又一次流亡。如果刘备不离开袁绍,很有可能成为曹操的俘虏,也许连命都保不住。刘备来到荆州,同为汉室后裔的刘表待他以上宾之礼,派他驻守荆州北部的新野。

“髀肉之叹”:刘备在荆州的蹉跎岁月

刘备的“髀肉之叹”

就在官渡决战即将拉开帷幕时,刘备以联合黄巾残党扰乱曹操后方为借口去了汝南,乘机脱离了袁绍。后来曹操进攻汝南,刘备只好投奔荆州刘表处。这是刘备的又一次流亡。如果刘备不离开袁绍,很有可能成为曹操的俘虏,也许连命都保不住。刘备来到荆州,同为汉室后裔的刘表待他以上宾之礼,派他驻守荆州北部的新野。

这时,曹操和孙权都在为巩固自己的地盘,在河北、江南大力发展各自的势力。刘备在新野却无奈地过着无所作为的日子。这期间,刘备打的唯一一仗就是在博望迎击曹将夏侯惇和于禁。刘备用伏兵之计大败曹军。《演义》里这段“博望烧屯”归功于诸葛亮的计谋。但实际上,这时刘备还不认识诸葛亮。

有一天,刘表宴请刘备。席间刘备去上厕所,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因常年骑马而肌肉紧凑的大腿上竟长出一层厚厚的脂肪。刘备不禁感慨落泪。回到席上,刘表见他面有泪痕,就问他原因。刘备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这也就是“髀肉之叹”的典故。

刘表听了刘备的这番话,既同情刘备的处境,又对刘备的不甘沉沦存有戒备之心。作为一方诸侯,刘表也曾英名远扬。现在他年老力衰,不能不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但年龄在刘备之上的刘表已经没有发展势力的野心,刘备劝他乘虚袭击曹操,他也下不了决心。为此,刘备感到十分懊恼。刘表把他的心思都用在孩子身上。前面说过,刘表想撇开长子刘琦,立次子刘琮为接班人。夹在两人之间,刘备也感到很为难。

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故事,裴松之注《三国志》里有以下一段叙述:刘表的部下蔡瑁,在以此宴席上想加害刘备。刘备有所觉察,于是假称上厕所,逃离了现场。名马“的卢”跳过檀溪,使刘备得以逃生。这段故事也被写进《演义》里,不过,看得出来这属于一段虚构的情节。在上厕所和骑马这两点上,与刚才的“髀肉之叹”非常相似。这不可能纯属偶然。而且,类似的事情在孙权身上也发生过。魏攻打合肥时,孙权被魏将张辽追赶,孙权策马急奔跨过津桥的故事在《三国志》的正文里有记述,应该说这是真有其事了吧。但是比较两者,说的都是英雄策马跨河脱险的事。在这里,史实与传说的界限非常模糊。不过,即使作为创作,这个故事还是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刘备寄人篱下的窘迫处境。

刘备拜请诸葛亮

这一时期的刘备的“静”与曹操、孙权的“动”对照非常鲜明。但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也不是一无所获的。刘备在荆州结识了一位影响他日后人生的重要人物,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诸葛亮。有关刘备与诸葛亮的相识,《演义》是这样写的:刘备跃马过溪,脱离险境后,与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偶然相遇。刘备从司马徽那里打听到“卧龙”、“凤雏”的存在。但再问二人的姓名所在时,司马徽只是笑而不言。第二天,刘备回到新野,有叫单福的人来投靠。这个单福实际上就是诸葛亮的朋友徐庶。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挫败曹军的进攻。曹操知道后就设计想迫使徐庶离开刘备。于是曹操派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又仿照徐母的字体写假家书通知徐庶。徐庶为救母亲,只好离开刘备归依曹操。临行前,徐庶告诉刘备,“卧龙”就是诸葛亮。因此后来有刘备三顾诸葛亮的故事。

这一段写得迂回曲折,为诸葛亮的登场制造了气氛。当然这些并非全部是事实,首先,马跃檀溪和偶遇司马徽完全没有关系。史书上记载,司马徽直截了当地回答刘备,“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另外,徐庶也没有用过单福的别名。徐庶本名福,出身单家(贫寒之家的意思)。而且,徐庶跟随刘备基本上与诸葛亮在同一时期。徐庶因母亲被曹操软禁,被迫离开刘备确有其事。但发生的时间在后来刘备逃往江陵的路上。至于曹操伪造徐母家书,这就纯属虚构了。《演义》里的故事,“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清代学者章学诚著《丙辰劄记》),这部分故事尤其有代表性。

刘备与诸葛亮相遇的背景,首先因为刘备取代了年老无为的刘表,在荆州的影响与人望与日俱增。再就是刘备本人求贤若渴,十分重视网罗人才。前面已提到过,由于北方连年的战乱,大量流民避难于幽州、荆州、益州等地。这些流民里除了农民以外,还有不少士人学者。当时一些豪族(大多为学者、名士)更是带领全家以及庄园的农民一起移民他乡。特别是荆州,地处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又少战乱,前来避难的士人尤其多。侨居荆州的士人里,司马徽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司马徽和徐庶都出身于名士之乡颍川郡。而诸葛亮的老家在山东徐州琅琊郡,因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于是随叔父移居荆州。在这里,诸葛亮结识了司马徽、徐庶等一大批流亡的士人学者。

曹操、孙权之所以在乱世之中能够挫败群雄发展壮大,与他们重用人才是分不开的。得力的人才对事业发展固然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否网罗天下名士,更关系到自己的名望和影响力,无疑,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刘备三番五次的失败和辗转使他根本无暇顾及招贤纳士。刘备蛰居荆州的这段时间,虽无所事事,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招募人才的机会。求贤若渴的刘备通过司马徽结识诸葛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诸葛亮在他隐居的隆中,为刘备指出了三分天下的发展方向。即容忍曹操对北方、孙权对南方的统治,刘备应以取荆州、益州作为与两者对抗的战略方针。刘备在自己坎坷无为的人生里,第一次听到如此透彻的见解。可以说,这是刘备在荆州漫长的寄居生活中得到的最大收获。而这个计划付诸实施的机会,出乎预料地很快就摆在了眼前。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发生了赤壁之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3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