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中国简史——清兵入关与定鼎北京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6-28 23:21:29 0

关键词:剃发令/嘉定三屠

1644年

清太宗皇太极死后,他的异母弟多尔衮拥立6岁的侄子——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改元顺治,多尔衮被尊为“叔父摄政王”(其后又晋封为“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执掌军政大权。在多尔衮的主持下,清军伺机而动,问鼎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兵入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迅猛发展。顺治元年(1644)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十九日明崇祯帝于煤山自缢,农民军攻占北京。四月四日,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说:“当今正是摄政王建功立业、垂休万世之时,应该进取中原,与流寇角争……大河以北,可传檄而定。”多尔衮采纳此议,于四月九日率清军直驱山海关。

此时山海关由明将吴三桂把守,李自成已派人送来其父吴襄的劝降书,招他入京,多尔衮亦致书劝降。吴三桂骑墙观望,犹豫不定,勉强决定往京城慢行。途中吴三桂遇见自京城逃出的家人,得知其父被囚,爱妾陈圆圆被掳,立即掉头返回山海关,同时驰书向多尔衮求救。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前往山海关。正在紧急之时,多尔衮回书许以“必封故土,晋为藩王”,劝吴三桂降清。四月二十一日,清军进驻山海关外十里处。吴三桂出关拜见多尔衮,两人结为生死同盟。次日,多尔衮率清军分三路入关。在石河西岸,多尔衮部署先以吴三桂率军自右翼对农民军发起进攻,继以八旗兵突袭农民军。农民军两面受敌,败回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匆登基称帝,次日撤离北京西行。而多尔衮也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急令吴三桂以及阿济格、多铎率精兵向西追击农民军。

五月初二日,多尔衮在明朝文武遗臣的迎接下,进入北京。入京之后,多尔衮首先致力于安定局势,恢复正常秩序。根据汉官的建议,多尔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第一,发布王令,重申清军“此行是除暴救民,灭贼以安天下。勿杀无辜、掠财物、焚民舍,不如约者,罪之”。第二,为明崇祯帝发丧,全城官民服丧三日,由礼部以帝王礼葬于昌平明陵,并派兵护守明朝帝陵。第三,严格军纪,禁止士兵入民家,以安人心。多尔衮还下令兵部传檄各省、州、郡、县,归顺明官,凡保全钱粮、户口、兵马册籍者升官加爵。这些做法,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与合作,使局面很快稳定下来。至六月初,北京局势基本恢复正常。

中国简史——清兵入关与定鼎北京

多尔衮像·清

多尔衮和入京诸亲王、大臣们遂议定迁都北京。八月二十日,顺治帝连同宗室公主、太宗后妃及诸贝勒大臣等一起西迁来京。九月十九日,到达北京,自正阳门进入明皇宫。当日多尔衮率满、汉官员,上表劝进顺治帝定鼎北京,即帝位,君临天下。同时派官员护送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的神主,入太庙安座。十月一日,定鼎大典在外城天坛举行。7岁的福临,偕同诸王贝勒来到天坛,祭告天地,宣告即大清皇帝位,颁布《大清时宪历》。十日,多尔衮代表顺治帝于紫禁城“皇极门”颁诏天下,诏书宣布:“十月乙卯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定鼎北京,建有天下之号曰大清,纪元顺治。”一代新朝正式建立。这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中国简史——清兵入关与定鼎北京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清

画中人物就是清初著名的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清天命十年(1625)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八年(1643),顺治帝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中国简史——清兵入关与定鼎北京

扬州四景图局部·清·袁耀

剃发令与嘉定三屠

入主中原后,清朝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满人的制度和习俗,与汉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清军进入北京城后不久,多尔衮就发布告示:“凡投诚官吏军民皆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告示一出,京城内立刻人心思变,惶惶不安,甚至很多人准备南逃。多尔衮见此,暂时放下了“剃发令”,允许天下臣民保持旧日的装束。一年后,李自成农民军被清军镇压了下去,南京的弘光政权也已经覆灭,清军已经基本控制了中原大地。为了牢牢控制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清政府强制推行了圈地、逃人法、剃发令、迁界令等一系列的政策。这些为了满族的利益而侵蚀了其他民族人民利益的政策遭到了各族人民的坚决反抗。

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政府向全国发布了“剃发令”,命令中规定:所有人都必须像满人一样剃去前额的头发,蓄起辫子。京城内外限在10日内剃发,迟疑者或逆命者,都将治以重罪。清朝所派的地方官员还在江南各地贴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布告,强制民众剃发。清统治者强令剃发,就是强迫汉人改变传统的生活习俗,激起了汉族百姓的坚决反抗,其中以汉文化氛围浓厚的江南地区的反抗最为悲壮。

江南的百姓自发地用各种方法保护头发,而随着个体反剃发行动的不断增加和累积,最终在一些地区爆发了集体的反抗斗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江阴和嘉定两地。江阴是江南大县,民生富足,地势重要,是水陆交通要冲,素有“三江之雄镇,五湖之腴膏”之称。剃发令造成了全城百姓的恐慌和愤恨。闰六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发令,众多江阴乡绅跪倒在县令方亨的面前请求留发,却被县太爷大骂赶出。到了限令剃发的最后一日,江阴秀才许用等站在城内明伦堂的中央,高高挂起明太祖的肖像,聚集数百人向肖像跪拜痛哭,声称:“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到下午的时候,这里的人越聚越多,哭声感天动地。随后,许用等人带着群情激昂的江阴百姓上街示威,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响应者多达数万人之众。失去控制的人群冲进县衙,尽行捣毁衙内的设施,抓获了知县方亨并将他处死。

第二天,全县人民响应县城的斗争,远近农民组成乡兵,他们共同推举县主簿陈明遇为江阴城主,并打开武器库,用以前库藏的火药器械武装乡兵,准备自卫。江阴的抗清力量首先在江阴城内搜捕了清军的间谍六十多人,随后又在江阴城四门布置力量,誓死坚守家园。前任典史阎应元应陈明遇之请,在危急时刻担负起领导守城的重任,在城墙上英勇指挥,浴血奋战,化解了清军的一次次进攻。江阴各阶层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结成了强大的抗清联合阵线,这条钢铁防线有效地阻挡了清军的炮火。

在此之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江阴城如英雄一样巍然屹立在清军的炮火之中。清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围城的清兵增至24万,又从南京运来24门大炮,日夜不停地向城内轰击,城中情况越来越危急。八月二十一日中午,县城西门被清军重炮击毁,清兵从此处蜂拥入城。几百名江阴义士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江阴人民坚持守城83天,杀死清兵七万余人,展现了江南人民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执着信念。清军攻下江阴以后,并没有就此收手、安抚百姓,而是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江阴人民再次展现了威武不屈的高风亮节,坦然赴死。同时,在江南的另一重镇嘉定,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剃发斗争,清军为了镇压百姓的抗争,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屠杀,史称“嘉定三屠”。

中国简史——清兵入关与定鼎北京

清世祖福临朝服像·清

福临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皇帝,他是皇太极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孝庄太后。

江阴、嘉定这两座繁华富庶的江南名城因遭清军的血腥屠杀而成为废墟,在江南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对清朝日后的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体现出以多尔衮为代表的满族统治阶层,虽然已经入关,但是他们的思想还保有强烈的野蛮性痕迹,带有关外族群落后的统治方法的惯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576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