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历史解析——经济萧条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24 13:13:14 0


到了19世纪20年代,帝国的货币问题已到了危机时刻。虽然1000文铜钱(一吊钱)值一两银子,但晚明的惨痛经验让清朝相信,由政府强制执行1000∶1或其他任何兑换比率,是会适得其反的。因此,退而求其次把目标放在维持各时期和地区货币市场的平稳。唯此种努力成效有限。在17世纪晚期银相对缺乏的时候,常有超过1000∶1的兑换比率,但在18世纪早期,铜币变得越来越值钱,700∶1或800∶1的比率成为常态。这在18世纪80年代晚期又再度变化,之后一般的状况又变成1000∶1。银的价格在19世纪高涨,因此例如在山西省,兑换比率从1758年的730∶1,到1846年的1800∶1。

这个趋势是由于银的缺乏,以及帝国与外国间的贸易差额转变所造成。当时人把这个主要归因于清朝无法用出口国内商品,抵销快速增加的外国鸦片进口,而现代的学者也大多同意此说法。不过在19世纪,全世界银的供应量都紧缺,其部分原因是拉丁美洲革命期间的短期减产。在清朝方面,西方对于中国产品如丝、棉布的短期需求降低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从16—18世纪,拥有繁荣银本位商业经济的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银输入者,即使在19世纪的最初10年,仍然有着约2800万银元的净流入。然而,就在此时,银供应流动突然地反转。在1808—1856年间,从中国外流的白银,大约是3.84亿元,平均每年800万。在最严重的19世纪40—50年代,每年的平均外流量超过1700万元。

货币系统的混乱,又因投资者的囤积而加剧,成为所谓“道光萧条”(Daoguang-era depression)的主因之一。因为一场信用危机造成了许多钱庄票号崩溃,而增加的成本和紧缩的价格导致制造业的生产下降,进一步使雇佣减少、失业增加。付给农村生产者的价钱也减少了,农民感受到我们熟知的,在减少的收入和增长的基本开销之间的“剪刀差”(pricescissor)。由于用来支付的铜钱贬值,使得小地主的赋税负担变重,许多人因此失去了田地。贫富差距扩大,进而引发了一波抗税抗租的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动乱。

清政府受税收减少之害,严重到每年用来应付收支不平衡的银子,大约相当于每年田赋量的1/4。基础建设因高修缮费用而失修,重灾区的急难救助进度也受延宕。各级政府官员的实际收入和士气尽皆下滑,而由贪污填补此空白。防御工事经费耗尽,在最需要因应新近的内乱外患之际,使军事效能低落。这个萧条也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时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似乎不论在国内及国外普遍的看法都认为,19世纪4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清帝国已接近瓦解程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813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